】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用艺术“点亮”一座城(侨界关注)
http://www.CRNTT.com   2025-06-16 13:29:08


二〇二四年,成都世运会即将开幕之际,田海稣(左)向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介绍并赠送世运会主题艺术作品。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北京6月16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田海稣,国家一级美术师、成都大学教授。她致力于将天府文化融入当代艺术创作,用多元媒介架起东西方对话的桥梁,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不断延续的创造力。

  创新探索

  田海稣出生于四川成都,自幼浸润于天府文化的厚重历史与传统艺术之中。“武侯祠的‘攻心联’、三国文化与古建筑美学,成为我艺术启蒙的第一堂课。”她回忆道。

  年少之际,田海稣对水墨艺术情有独钟。她系统学习了中国传统技法,并逐步研习国画、油画、版画、漆器等多种绘画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

  2011年,田海稣赴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深造。2013年,她在该校攻读美术学硕士学位。

  在此期间,田海稣逐步构建起跨文化的审美范式,创作出“滑轮水墨系列作品”。她没有使用沿袭千年的毛笔工具,转而选择以滑轮鞋作为创作媒介。

  “我尝试用运动的姿态,让艺术从静态平面迈向时空交融的崭新境界。”田海稣说。

  2015年,田海稣完成水墨作品《血脉山河》。滑轮鞋所划出的每一道痕迹在宣纸上清晰可见,线条的律动、情感的起伏,赋予了传统水墨新的艺术生命与国际表达。这幅长达13米、宽6米的艺术佳作,宛如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让西方观众在欣赏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时,油然而生亲近之感。

  “我想把中国传统艺术中深奥且厚重的水墨绘画体系,以及其独特的绘画语言重新进行解构,翻译成能让全世界‘听懂’和‘看懂’的当代艺术作品。”田海稣表示。

  2015年,田海稣放弃海外发展机会,受成都大学的邀请回到家乡成都,成为一名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从事艺术教育和美育传播事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