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福建客家土楼故事 永定“土楼王子”的祝福
http://www.CRNTT.com   2025-06-29 01:15:42


  中评社香港6月29日电(作者 王小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不久前,我作为主办方代表,带着一百多位侨胞踏上了寻根之旅,目的地正是被誉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在  坑村中心下车,眼前豁然开朗,宽敞内坪那边的振成楼矗立在一片绿树掩映之中,宛如一位沉稳的智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振成楼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与风水学中“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的说法相吻合,被认为是富贵吉祥之宅。占地5000平方米,楼高10多米,直径近60米,楼内四层。楼内有楼、环内套环,是振成楼的一大特点。一二层不设窗户,三四层才有窗户,这正体现了土楼防匪、防盗、防野兽的特点。最引人瞩目的是,如果在空中俯瞰,振成楼的外观酷似一顶古代官帽,寓意吉祥富贵,象征着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振成楼由林鸿超主持始建,自民国元年(1912年)动工。林鸿超,字逊之,号超声,清末秀才、建筑设计师,曾任民国众议院议员、民国中央参议员。林鸿超的祖父林在亭和父亲林仁山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创办条丝烟刀厂,所产“日升牌”烟刀称雄四方,几乎垄断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烟刀市场,获利甚丰。然而,民国初年,由于日本以贱价大肆倾销烟刀,导致“日升牌”烟刀生意一落千丈,最终冷落收摊。尽管如此,林氏家族的财富积累为振成楼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国元年(1912年),林仁山去世,林鸿超接管家业后,为完成父亲早年拟独资兴建振成楼的未竟之业,担纲尽责主持续建振成楼,历经五年才竣工,花费八万光洋之巨。林鸿超一生聪明好学,琴棋诗书样样精通,并潜心研究《易经》,从中得到启发,结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综合儒家思想和佛、道两教教义,精心选址,按八卦太极图形式进行立体布局和设计,所以振成楼又俗称“八卦楼”。

  欢声笑语中,我们一行人在振成楼门前合影留念。由于这行客人重要,由楼主阿耕亲自为我们讲解。阿耕是林鸿超的侄子,对振成楼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的瞭解。他热情地带领我们进入楼内,操着浓浓客家口音的普通话,详细介绍了振成楼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