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福楼 |
中评社香港6月30日电(作者 王小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河边,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客家土楼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振福楼了,这座百年老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振福楼坐落在土楼之乡福建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西片村一片秀美的山水之间,周围环绕着翠绿的山峦与清澈的小溪。溪水从楼旁缓缓流过,为这座古老的土楼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这幅门联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振福楼与其周边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特别是在大门对岸回望时,振福楼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件艺术品,完美地镶嵌于两山之间的峡谷之中。相对于同期建造的“土楼王子"振成楼而言,振福楼被称为“土楼公主”。
振福楼建于上世纪初,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圆形,由内外两环同心圆建筑组成。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牌匾,“振福楼”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彰显出楼主人深厚的书法功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外环为圆形,高3层,直径43.5米,采用土木结构,以中国传统的《易经》八卦格局建造,共有3厅96间。底层不开窗,主要用于厨房和餐厅;二层不开窗,用作粮仓;三层设有窗户,用作卧室。底层内通廊以鹅卵石铺面,室内以青砖铺面;二三层全部以青砖铺面。东、西两边各设一道楼梯,两梯对称,方便居民上下楼。外环大门设于正南面,石质门框,门扇以铁板封面。门厅与底层内通廊交接处分别设一砖砌拱门,门楣分别书有“出孝”“入悌”。门厅以鹅卵石铺面,两侧各有一间特殊用房,一间为条丝烟成品仓库,另一间为条丝烟销售、管理人员的办公室。
内环为单层,砖木结构,祖堂位于内环北面,高6米,宽6.6米,比外环的门厅和后厅更宽敞。祖堂雕梁画栋,琉璃瓦脊、瓦当,前后向分别有2根西洋式花岗石圆柱。祖堂前向石柱镌刻楹联,后向石柱亦镌刻楹联。祖堂后向为镂雕人物、花鸟的活页门扇,已毁,其两侧各设一个砖砌拱门,与后厅前向的回廊相通。祖堂前为圆形天井,花岗石板铺面。天井两边为弧形厢房,地面比祖堂低一个台阶,与祖堂相连,内无隔墙,但在面向天井处分别设3个拱门,门楣上书地名:“蓟都”“郢都”“临淄”“大梁”“阳翟”“邯郸”。这些地名体现了楼主对远祖、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