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立法会2日举行大会(中评社 卢哲摄) |
中评社香港7月3日电(记者 卢哲)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2日在立法会表示,面对劳动力下降的事实,在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的前提下,香港有需要适度输入劳工,补充本港劳动力。
在当天的立法会大会上,有议员提出,有意见认为政府相继推出行业输入劳工计划及“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计划),以扩大输入外地劳工,而其政策原意原为补充劳动人手,以纾缓不同行业人手短缺的问题,但近期个别行业失业率上升,而上述计划仍持续推行,挤压本地工人的工作机会。
孙玉菡表示,特区政府的人力政策一直以培育本地劳工为主。在保障本地劳工优先就业的前提下,政府适度容许雇主申请输入劳工。为应对人力短缺带来的挑战,政府已加强输入劳工的机制。劳工及福利局于二○二三年六月十九日为院舍服务业推出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特别计划),发展局和运输及物流局于二○二三年七月十七日分别为建造业和运输业(包括航空业及公共小巴/客车行业)推出行业输入劳工计划。此外,劳工处自二○二三年九月四日起推行“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计划),暂停执行原有“补充劳工计划”下26个职位类别及非技术或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规定,为期两年。
孙玉菡在回覆议员提问时列出数据指出,二○二三年及二○二四年,建造业的失业率保持在约4%的水平。二○二五年上半年,建造业整体失业率有所上升,主要涉及普通工人,主要原因是私营工程量特别是私营装修维修的工程量降低;而建造业计划只容许申请输入技术工人,不包括普通工人。自二○二三年七月推出建造业计划后,本地技术工人参与工地工作的数目一直上升,直到近三个月才有轻微下降,但仍高于计划推出前的数目。
航空业计划的配额上限为6300个。订定计划的配额上限时,政府已考虑机场人员在疫情期间流失约20000人,适时填补有关人手空缺对香港航空业的复苏尤为重要;而随着三跑道系统于去年启用,机场的人力需求预计只会有增无减。事实上,现时机场的人员数目已由疫后初期的53000人增加至68000人,新增的人员当中约有七成以上为本地劳工。整体而言,相关雇主在每轮申请获批配额后,按相关程序使用配额输入劳工。截至二○二五年五月,共有4162名输入劳工已来港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