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场小组讨论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吴大辉教授主持(中评社 梁夏欣摄) |
中评社北京7月5日电(助理记者 梁夏欣)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7月3日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与地区安全”专题小组讨论。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朴扬帆、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所长Eldor Aripov、巴基斯坦驻华大使HASHMI、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及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教授Ruslan Yesin等外交人员和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朴扬帆首先系统阐述组织发展原则与实践成果。她强调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坚守“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上海精神,严格遵循其非政治军事集团定位,主张通过政治外交和平解决争端,倡导建立公正民主多极的国际新秩序。上合组织组织坚定打击“三股势力”,推进禁毒及打击跨国犯罪合作。她还举例说明了上合组织当前的安全机制建设。另外,上合组织也对可持续发展以及粮食、能源、生物安全及新技术挑战给予了高度关注。最后,朴扬帆展望了上合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将迎来成立25周的上合组织以其正确理念、顺应大势和致力人民福祉的宗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关注。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所长Eldor Aripov肯定了上合组织成立近25年来在解决边境争端、促进地区合作方面取得的显着成效,强调其已成长为涵盖欧亚非、包含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G20成员的重要多边力量。他特别列举塔什干地区反恐机构的务实成果来印证上合组织的行动效力。面对国际秩序转型,他建议:上合组织需要修订基础文件以增强内部团结、审慎推进扩员、提升秘书处协调力以强化执行力;同时他还呼吁完善反恐机制,以切断恐怖融资,推动成员国形成阿富汗问题统一立场并建立联合反恐基地。阿里波夫最后强调,凝聚共识是应对挑战的关键。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HASHMI强调了巴基斯坦对上合组织的积极参与与反恐贡献。他指出,作为2007年加入的成员国,巴基斯坦始终深度参与该组织框架下的安全合作与联合行动。大使特别阐述巴基斯坦在反恐领域的独特作用:过去25年间,巴方打击超过1万个恐怖组织小组;尤其在2023年恐怖活动加剧后,迅速发起84项专项清剿行动,成功摧毁主要恐怖网络并通过情报共享保护多国人员。哈希米还积极分享了巴方的“良政”经验。大使重申,面对网络恐怖主义等新威胁,上合组织需通过内部调整与深化合作,持续发挥区域“稳定剂”作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的世界。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深入剖析了上合组织面临的系统性挑战与转型路径。他指出,当前上合组织正处于功能定位关键期:扩员后议题泛化使其区域一体化使命面临“平台化”风险。更严峻考验在于多重结构性矛盾的叠加:乌克兰、巴以等涉及成员国的地区冲突迫使其中立立场承压;中俄与西方关系紧张、全球治理机制失灵、阵营对抗意识形态蔓延、成员国倡议相互掣肘、历史叙事政治化等五大结构性矛盾交织。针对上述困境,提出应通过天津峰会凝聚三点突破路径:全球层面对接成员国重大倡议,提升“全球南方”话语权;创新“小多边”及项目制合作机制激活务实动能;严守“地区事务自主解决”原则抵御外部干预;依托地方合作与人文交流筑牢发展根基。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教授Ruslan Yesin阐述了白俄罗斯在参与上合合作的战略行动。作为2024年新晋正式成员国,白俄正全面落实卢卡申科总统“以一体化促一体化”倡议,并于2025年1月批准《2030年与上合组织发展纲要》,系统规划通过该平台强化国家安全、拓展国际话语权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代表重点阐述北极领域突破性合作:联合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三方机制,共同开发北极航线以降低贸易依赖并实现多领域共赢。近期明斯克会议确认上合组织在北极开发中的核心作用,白方推进“友谊与伙伴联盟桥梁”物流走廊计划,拟组织中俄白联合科考落实研究。目前三国已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建“冰原与丝路之间”跨国实验室,构建从俄西部延伸至中国东北的科研网络,聚焦北极安全协作及反恐、禁毒、网络威胁联防联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