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国运灵武的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7月4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全国各地的风光发电利用率数据,西部风光富集区1—5月持续走低,尤其光伏发电利用率除宁夏外均不足90%。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20亿千瓦,同比增长58%。其中,风电、光伏合计装机达15.3亿千瓦。
新能源装机容量飞速增长,新能源发电(绿电)利用率却波动下降。电网消纳“吃力”,导致多个主要绿电供给地区利用率难以达到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的“放宽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原则上不低于90%”的标准。
数据走低凸显了绿电利用困境。“并网难、外送难”是西部风光富集区痛点,其最直接的影响是新能源场站被限制发电,出现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
而今年5月,新能源发电却在内蒙古西部电力现货市场出现新景象。当地新能源电力供给连续多月增加超25%,日均出清电量达3.7亿千瓦,占总量的43%。
这一变化源自政策的加持。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要求,自6月1日起,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全面进入市场化定价新阶段。
此前发布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要求,2025—2027年年均需增加合理消纳利用2亿千瓦以上的新能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能否为西部绿电利用率带来“拐点”?如何拓展消纳路径、优化消纳生态?除了并网利用,绿电是否还有其他出路?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