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党媒:民营经济撑起中国经济“半壁江山”
http://www.CRNTT.com   2018-10-25 10:40:09


  中评社北京10月25日电/中国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深化改革开放,正是确保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经济发展广阔前景充满信心

  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引来舆论广泛关注。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以及经济发展进程中结构性矛盾的显现,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压力。一些人借此渲染负面情绪,甚至产生了“国进民退”的错误认识。如何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作用?怎样更好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一些民营企业确实暂时面临压力。但看问题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把眼前的困难无限放大,而应该观大势、看大局。总体而言,随着简政放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获得了比以往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当前,总体发展环境有利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对于民营经济碰到的问题,党中央都是看在眼里的,并且已经拿出了切实的改革举措。现在的很多改革举措都围绕怎么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有益于、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政府管理,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定向降准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是一贯的、有力的,民营企业也可以感受到政策带来的获得感。同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也将陆续实施,目的就是要民营企业强身健体,让民营企业能够渡过难关、发展壮大。

  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也是这样。重要的是,不能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更不能面对压力产生悲观情绪。改革初期,温州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克服千难万险,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道尽千言万语”,凭着那么一股子不向困难低头的劲头,闯出一条发展活路。事实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直都是在“应战—成长”中发展起来的。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克服困难挑战的过程就是找到机遇的过程,这恰是企业家大有作为的阶段,有勇气、有眼光、敢作为的企业家总是会爬坡过坎,不负众望。民营企业在机制、体制方面更为灵活,自我革新、修复能力更强,经过短期阵痛,未来发展只会更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