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时殷弘:中美贸易对抗下六点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8-11-14 00:10:25


 

  五、中国对外政策方向应“韬光养晦”

  时殷弘还谈到战略阵线与过去六年的情况相比将是显着收缩。在这阵线上,只有台湾问题操作和于美国军备竞争才会被当做与其他的战略事务相比的优先。而且,即使他们本身,与晚近的过去相比也可能变得较为温和,较为渐进。对中国外交来说,这些新的轻重缓急次序安排肯定是个福音,因为已协调、和解、共商和在世界上争取尽可能多的朋友或中立者为主题,他必定将受高度重视和优化。全方位的与诸多邻国关系的改善将继续下去,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在回想起来,过去五六年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但也有重要的缺陷,现在战略阵线不免“蹦得”过高过快,在贸易阵线却少有甚或没有作为。其结果,是在我们的对手的“劣根性”和严重病变之外参与作用,终于将我们的对手“动员”了起来。今后一段时期的紧迫任务,可以说是要依据有张有弛、“进两步退一步”的常理,用五六年时间实施新形态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及够大幅度的战略态势和足够积极的贸易调整奋进,以求在相当程度上中国的对手回到被“动员”以前的松垮状况,然后再谋求新的显着进取。能否如此,对中国的战略眼界和战略耐力是个重要考验。

  六、中国应警惕“两分”的可能性

  最后,时殷弘对“两分”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2018年初以来,加剧变更的世界政治经济开始至少隐约地透露出一种危险的“两分”(dichotomy)可能性:一方面,美国政府趋于经双边谈判显着缓解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经贸矛盾,进而愈益可能与他们分别达成自由贸易或准自由贸易安排,并且在单边废弃全球性WTO体制以后,成功地谋求与之以期构建新经贸规则体制,那大致只涵盖发达世界及其紧密伙伴;另一方面,中美之间所有各类基本矛盾严重加剧,连同美国政府施行上述“集团经贸”方针,可能迫使中国少有选择,及只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主要依靠与友好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从事主要的对外经贸活动。显而易见,总的来说此类经贸活动从长期看利润前景相当有限,中国资金将低回报甚至无回报地大量外流,与在发展中世界非常广泛、深入和颇为急速的介入相伴的、与不同人民和社会间的各类有关纠葛和风险将显着增进。同时不会给中国带来关键裨益,即获取高技术,大大促进自身系列广泛的技术更新和升级。

  中国必须尽最大努力争取减小甚至杜绝这世界经济“两分”的可能性,否则中国的长远前景将受到严重的历史性的损害,如果从这样的视野看,中欧、中日、中韩、中澳、中加等双边关系的尽可能最大程度的经久改善,连同中国积极支持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CP)等有选择地区域或次区域多边经贸合作体制,就无疑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许台海两岸之间的、虽有重要经济困难的经济技术合作推进也是如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