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不满被“钓鱼执法” 伦敦唐人街在英国维权
http://www.CRNTT.com   2018-11-26 10:11:58


 

  一些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华人表示,虽然中英两国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日渐增进,但当地华人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社会影响力方面,较其他一些少数族群来说,仍有一定差距。加勒比移民社区早前通过“疾风事件”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在英国的生存权益,而这也激励着很多在英华人起而抗争。

  欧洲人真能做地道中餐吗

  根据英国市场消费研究机构NPD的调查,英国人目前每年花在叫外卖服务上的钱超过40亿英镑。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英国餐饮业市场上,中餐外卖的订单数量在去年仍达到6.73亿份之多,位居榜首。但在中餐受欢迎的背后,很多英国人其实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如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工作并不了解。对自己吃到的中餐,口味是不是正宗,他们同样不清楚。有伦敦市民说:“最喜欢吃的‘中餐’就是日式咖喱味炸鸡排配米饭。”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还有当地人说:“我对‘夏卷’始终难以割舍。”几经提醒,这位英国人才明白,原来中餐里只有“春卷”。

  面对英国政府的强硬立场,新生代华人餐饮从业者也在重新思考:未来的中餐该怎么做?让谁来做?在伦敦东区格林尼治,贾翻同合伙人创办的餐馆10月正式对外营业。有着计算机专业留英生背景的贾翻,希望用在线营销的模式,向当地市场提供具有高品质,同时在价格上也比较亲民的中餐。

  在贾翻自己设计的中央厨房里,雇的两位员工都不是华人:一位来自英国的威尔士,一位来自中东欧的捷克。据来自捷克的姑娘介绍,她曾在捷克有过餐饮业的从业经历,目前在中餐馆工作并不觉得很难,因为所有的配菜都有英文说明,自己要做的就是记住每一个步骤。

  贾翻相信,这种新式中餐的经营模式和用人模式,可以回避华人劳工签证难办的问题,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英国当地人为自己工作。这种促进当地人就业率的做法,自然是当地政府所乐见的。但欧洲人真的可以做出口味正宗的中餐吗?对这样的疑问,贾翻说:“这个问题我们的团队早已经想好了。在未来,会安排英国员工定期前往中国学艺,用这种海外培训的模式来培养中餐厨师。你必须面对现实,做出改变。”贾翻很同情在唐人街的同行,但他认为英国的中餐文化也到了要升级转型的时候,传统的经营模式早晚是要被淘汰的。

  年轻一代华人,特别是新移民大都感到,传统的唐人街文化,尤其是跻身于拥挤巷陌中的中餐馆文化,想要长久保持下去并不容易。首先,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在伦敦唐人街里坚持从事餐饮业但创新不够的华人对记者感慨,他们看到各行各业都在尝试通过互联网营销的模式拓宽自己的市场,并且降低运营成本,而唐人街里延续的还是坐等顾客上门的生意模式。考虑到房租问题,他们更是伤透脑筋。和10年前相比,房租价格已涨了一倍,有的餐馆年租金动辄超过30万英镑,是笔高昂的开支。

  早些年利物浦的唐人街显得很萧条,主要是因为当地华人人气下降,加上当地人又不常吃中餐,总感觉消费不起。这两年,来自香港的投资计划重振利物浦唐人街。从经济角度考虑,当地唐人街的规划或许更像是西方式的购物中心,而不再是纯粹的传统唐人街风格。不过,不管是当地华人,还是英国政府官员基本上都认为,“这已经是最务实的选择”。

  (来源:环球时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