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宁波舟山港:40年风雨兼程,驶向世界舞台
http://www.CRNTT.com   2018-12-17 12:45:15


港区的斗轮机和皮带机。
 
  “水深流顺风浪小,不冻不淤陆域大。”直到今天,北仑港区仍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进港航道水深一般在30米-100米,能满足20-30万吨大型船舶的进港需求。

  现在,北仑矿石码头外接澳大利亚、巴西、秘鲁、智利、印尼等世界主要矿煤产区,内连我国3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和电力企业,同时还经营粮食、钢材、木浆及其他散杂货业务和集装箱业务,是我国目前规模大、接卸能力强、业务网络广泛的大型进口铁矿中转基地之一和综合性的散杂货码头公司。

  说起港口的发展壮大,一线工人徐秉盛把每一个细节都看在了眼里。

  1988年,年仅17岁的的徐秉盛进入了当时的北仑港,从事斗轮机点检和维修工作。“那时候港区只有‘四大机’,两台斗轮机、两台卸船机、装船机和三四台皮带机。”刚入职时港区的情形,徐秉盛记得很清楚,他说,那时候港口还是起步阶段,他每个月做的卸、装船的量也就在100吨上下。

  自从1992年“东方大港”概念提出后,宁波舟山港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1995年30万吨级的“大凤凰”轮靠抵宁波港,2003年11月又成功靠泊接卸载矿28.5吨的30万吨级“凤凰·伯爵”轮,创了当时单船装载量最大、船型最宽两项亚洲纪录。“当时从靠岸、卸船到装船、起航的过程持续近30天,特别是卸船和装船的过程,几乎港口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在一线待命。”回忆起那段时光,徐秉盛说,虽然辛苦,但能见证港口一步步壮大起来,是件很自豪,很幸福的事儿。

  今天,这位入职30年的老员工依旧恪守本职。伴随着日出日落,他依旧做着和三十年前一样的事儿。

  如要说不同,今天的他承担了更多,作为公司“红码头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和同事们共同完成了《一种臂架式斗轮堆取料机的提升溜槽》等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在他的带头下,公司内掀起了一股职工想创新、敢创新并获得职务发明专利的热潮。

  而在全国劳模、宁波港桥吊司机竺士杰的心里,他最想叙述的“港口故事”,就是在码头上的17年,他手中操作的机器越来越先进,眼前远道而来的船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