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进出口数据波动剧烈,货币财政宜“稳”不宜“变”!
http://www.CRNTT.com   2019-05-13 07:38:52


 
  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没有变化,就是中国经济在2019年会出现周期性回升,但是这是一轮温和复苏,经济大幅回升的基础并不具备。

  与以往不同,过去经济回升一定有大幅加杠杆的主体,例如09年的全面加杠杆、12年地方政府加杠杆、16年的居民地产加杠杆,而这一轮符合政策的加杠杆主体是小微,但小微与以往历次加杠杆主体有较大不同,传导效率较低,且对经济是慢变量。

  2019年一季度的天量社融难以持续,房地产调控加码箭在弦上,棚改减弱已成趋势,基建投资仍受到政府融资约束,海外经济何时见底难以预料,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经济不具备强复苏的条件,应当避免情绪看看待经济,经济整体形势就是稳中有升,而不是V型反转。

  货币政策确实不松不紧,“大变脸”可能性很低

  4月市场对央行的态度发生180度转向,4月初市场普遍预期央行降准降息、宽松加码,当时我们与市场观点截然相反,我们提出“货币宽松加码迫切性降低”;

  4月中旬开始,市场又开始炒作央行“紧货币”,用各种奇奇怪怪的所谓证据来论述央行真的紧货币了,有些似乎有道理,比如DR001的回升,有些则毫无道理,例如将MLF减量续作+TMLF超量续作分别解读为两次紧货币信号。

  我们在4月央行吹风会之前,就明确提出:货币政策主动型宽松边界已现,但不会V型反转,特别是对于狭义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主要逻辑包括:

  (1)货币政策不应当是电风扇式的快速转动,应当保持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流动性合理充裕定调并未发生变化;

  (2)在防风险之外,降成本依然是2019年的重要任务,这与2013、2016年紧货币的背景不同;

  (3)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通过提高货币市场利率来防风险的必要性下降,这与2013年非标爆发、2016年金融乱象的背景不同。

  (4)从4月货币市场利率的实际结果看,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得到了有效呵护。

  (5)经济长期处于L型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V型反转与经济并不匹配。

  在经济温和复苏、货币政策稳增长任务依然很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大幅紧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很低。

  从近期货币政策的动作来看,我们的观点已经得到验证,“央行紧货币论”并不符合当前中国内、外环境现状。逆周期政策不宜强刺激,但同样不宜减弱或者退出,稳增长仍是2019年的关键目标。

  来源:微信公众号:海清FICC频道  作者:邓海清(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陈曦(华尔街见闻研究院院长助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