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7日电/据证券日报报导,7月7日,上交所将对退市济堂、退市金泰2家公司股票摘牌。后续,退市海创、退市海医也将陆续退市。今年1月1日至7月6日,已经有42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加上上述4家公司,年内退市公司数量将达到46家。
从退市原因来看,46家退市公司中,42家为强制退市,3家为重组退市,1家为主动退市。
“整体来看,年内退市公司以触发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强制退市为主。退市新规实施下,退市日趋常态化,促进了A股市场‘新陈代谢’,有效增强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退市新规实施以来,退市制度显着优化,覆盖范围更广,从更多维度对上市公司提出了要求,实现了对风险企业的加速出清。
39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多元化退市常态化
据退市海创、退市海医公告,2家公司退市整理期的最后交易日分别为7月6日和7月18日,随着2家公司的逐步退出,上市公司因2021年年报触及退市指标而被交易所摘牌退市,也将步入尾声。
具体来看,上述年内42家强制退市公司中,*ST艾格为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德奥退因恢复上市失败而退市,退市新亿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另外39家为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从39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公司来看,17家触及“营业收入+扣非前后净利润”财务类组合指标,11家触及净资产为负指标,27家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一家公司可能触及多项退市指标,重复统计)。
“随着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2022年退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年内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已达42家,超过了过去两年退市公司数量的总和。”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来看,今年退市情况有两大特征:一是退市制度执行严格,2022年强制退市比例高达91%,绩差上市公司退市步伐有所加快。二是退市渠道逐渐多元化,年内除39家公司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退市外,交易类退市、重大违法类退市等非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逐渐增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退市等退市渠道亦不断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