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80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http://www.CRNTT.com   2022-08-11 11:12:23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电/据证券日报报导,截至8月10日,已有147家险企披露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其中,80家险企二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下滑,占比54%;12家偿付能力不达标。

  尽管超半数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但二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下滑的险企数量占比已较一季度有所收窄(一季度约66%的险企环比下滑)。在业内人士看来,二季度不少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与今年开始实施的偿二代二期工程有关,该规则更准确地反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实质,并对险企偿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偿二代二期工程开始实施 成险企偿付能力下滑主因

  险企二季度整体偿付能力,根据最新的风险综合评级(即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等指标评定。据监管规定,险企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算偿付能力达标:一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二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三是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对照监管要求,二季度,有1家财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均不达标。此外,有11家险企的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风险综合评级均不达标。据此,二季度共有12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具体来看,C类财险公司6家,分别是渤海财险、富德产险、华安保险、前海财险、阳光信保、珠峰保险,D类财险公司为安心财险和都邦财险;C类寿险公司4家,分别为百年人寿、渤海人寿、合众人寿和三峡人寿;无D类寿险公司。

  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原因不尽相同。其中,渤海财险表示,公司连续两个季度被评为C类,主要是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富德产险表示,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的原因是最近一期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等级为E级。华安保险表示,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的主要原因是操作风险相关指标得分较低。三峡人寿则表示,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偿付能力仍然承压,公司战略、经营管理等受到一定限制;SARMRA现场评估意见书提出的整改要求还在持续贯彻落实中,整改效果还未全面实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