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笔者强调过一个罕有的市场现象,市场三大购买力即上车、中国资金及财富效应都近乎被冻结。来到2019年,虽然香港经济仍在贸易战的阴霾中,但随着三大购买力的逐渐恢复,楼市由去年过分调整到现在迅速回复了。
中资资金今年在回复正常流动之后,股市及楼市都得到一个很大的复苏,但值得留意的是,我们在M3(泛指总存款量)所见,近这两个月都是出现了定期存款有明显增加,在上年12月及本年1月份的按月增长分别是4.51%及1.54%,增加资金达2808亿及1001亿港元。笔者认为是购买力在市场悲观情绪下去做了定期存款,这批强大的购买力,当市场乐观的时候就有很大机会进入市场,所以市场的升势应该只是刚刚开始。
去年笔者发表“楼价假跌”,有关定义是指下跌期间购买力是不断积聚的,积聚了的购买力自然有释放的时候,与1997年楼价下跌时购买力蒸发是有所不同的。来到今天,有关的观点被印证是正确的了。
至于贸易战,传媒及网上普遍的言论其实并不中肯,甚至乎会蒙蔽及窒碍我们去分析一些市场消息的原意。笔者认为贸易战中,中国是一个以守为攻的战略考量,即使答允日后购买更多美国产品也好,其实中国是一个成长的市场,我们总会要买货的,帮美国买只是满足国民的需要而已。另外,中国想开放市场亦是成长到一个阶段,扩大市场也是必经的阶段,这些不能算是一个妥协的。
发起贸战实为美债
至于美国刻意阻止中国成长,例如针对华为的行动,纵使能阻,也只是阻慢,并不能够阻止或者扭转华为超越的事实,阻止成长都要加上美国自己不要再退步,能够重新进步才可以此消彼长令到美国优势持续的。
不要说进步,美国要保持不退步,其实也必须要争取中国两方面的“援助”,一是要买债,二就是在汇率上配合的。
美国赤字“流血不止”是事实,赤字之下只有发债来填数这个也是事实,近年各国都有减持美债的趋势这个也是事实。如果美国外债下跌的话,美国就要用自己的钱来买回美债,美国债价亦会因此而下跌的,当然国势亦会因此而走下坡。
美元本来应该是下跌,这个是有借有还的结果。不过当美元下跌的时候,其他国家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与美国同步量化的国家除了可以避免到在汇率上出现不利贸易的升值外,亦可以掌握到一个无偿还代价的量化货币,因为不会因量化而出现汇率的升跌。但如此一来,市场上货币就愈来愈多,美元的使用量就会被稀释,各国在依赖及被美国控制的情况下亦会淡化了。所谓贸易战的真正目的,笔者认为就是买债和汇率上争取中国配合。
我们应该要明白,一是美国并不在金融形势上是强势,第二是面对一个更大的量化货币潮,掌握资产是一个必须要做的风险部署。(祥益地产总裁 汪敦敬)
来源:大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