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月21日电/相等于家庭入息中位数3倍,每单位售101万。
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楼价继续称冠全球。调查机构Demographia昨公布,香港已连续10年成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城市之首,楼价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高达20.8倍,相当于“不吃不喝”21年才可上楼。而楼价中位数高达704万元。按机构定义可负担水平为3倍计算,即是楼价要回落到101.4万元才算是“可负担”,较现时楼价中位数需下降近86%。
调查机构Demographia最新公布2019年国际房价负担能力报告,显示香港连续10年成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城市榜首。
该机构将负担能力分成4类,香港属于最高的“极度严重地难以负担”(Severely Unaffordable)级别,楼价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高达20.8倍,虽然较2018年的20.9倍稍微回落,但难以负担的程度依然高到令人咋舌。
不吃不喝21年才上车 冠全球
据了解,该衡量住宅楼价负担能力的比率,以一个城市的楼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数计算,数值愈大负担能力愈差。根据香港的最新数字,意味一个家庭须“不吃不喝”20.8年才能买得起一间住房。调查以去年第三季数据计算,共覆盖8个国家,包括澳洲、加拿大、中国、英国及美国等,共309个城市,香港是该调查中唯一的中国城市。
以该机构所定义的负担能力,可负担的楼价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应该为3倍或以下,以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数33.8万元计算,即楼价水平应该在101.4万元才属于最健康级别。而现在的楼价中位数为704万元,足足较健康级别高出5.94倍,于全球范围的城市中最为恶劣。楼价对家庭入息中位数比率高达20.8倍,远远抛离第二位的加拿大温哥华11.9倍及第三名澳洲悉尼的11倍。
批公屋轮候过长
而如果香港要回落至与第二名温哥华睇齐的11.9倍,亦代表楼价中位数要下降至402.2万元。报告认为,香港楼价高企与供应不足有相当关系。并指自70年代起,香港政府控制新土地供应,亦限制绿化带的发展,楼价高企与这种环境相关。又批评目前香港公屋的申请时间长,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4年(去年6月数据)。
报告直指香港楼市存在泡沫,但并非全球泡沫之首,加拿大多伦多楼市才是全球最具泡沫。该机构认为,港府正试图改善供应不足问题及市民负担能力,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于2018年提出填海等方案以增加房屋供应,去年个别私人发展商亦捐出或借出部分农地,以应对房屋供应短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