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国外贸增长仍具韧性与潜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1-21 08:14:21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再次创造新高,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环境下的靓丽风景。按照美元计价,中国2018年进出口合计4.6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9%;进口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8%。由于美国政府关门,美国的贸易数据只截至2018年前10个月。2018年1-10月,美国的货物贸易出口1.4万亿美元,进口2.1万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9.5%和9.6%。从贸易规模来看,中国在出口远超美国的同时,进口也开始逼近美国的进口规模。

  中国网发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文章称,尽管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的位置并未因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动摇,贸易摩擦的影响也正在逐步显现。从月份上看,中国对外贸易在2018年全年呈现按月减弱的态势,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对市场的影响超越实际加征关税的影响。

  文章分析,回顾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交出较为满意答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球经济在危机后保持复苏,2017年主要经济体和区域全面复苏的态势在2018年总体得以延续。

  前期各国政府推动的和市场自发的去杠杆进程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空间。美国实施了包括减税在内的积极财政政策,激励企业重新调整全球资本布局,并创造了更为充分的就业机会。欧盟经济形势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协同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需求层面提供了更为充分的发展动力。全球供需平衡逐渐调整,供过于求的现象逐渐缓解。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阶段,中国作为主要的出口国地位较为稳固。经济复苏所产生的消费需求支撑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

  第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形成。

  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创新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国际贸易关系正在不断发生调整,以跨境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经济形式所提供的经济联系层出不穷,为经济增长和发展动能转换提供了更多可能。中国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层级,探索服务细分市场消费者的多样化模式,追求更高的利润率。中国经济在2018年呈现消费升级的特点,不仅需要更为广泛和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供应,而且在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方面表现突出。消费市场的巨大体量与消费需求水平提升相结合,为进口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发展支撑,使得2018年中国进口的表现较为突出,总量和结构持续优化。

  第三,中国政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五通”协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市场开放与协同力度,大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努力降低企业开展跨国经贸合作的成本,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在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规则推进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中国加大了主动开放的力度,下调众多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首次举办中国进口博览会,通过平台建设为各国服务中国消费需求创造条件,加快推动自贸试验区试点,启动自由贸易港建设,为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良好条件。更好的政策环境降低了供需市场对接的信息成本,提高了企业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的效率,也为贸易的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文章指出,展望2019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仍有望保持韧性与潜力。中国经济自身的巨大体量和区域协同效应,将提供实际的需求;“一带一路”从“写意画”向“工笔画”阶段的推进为降低经贸合作的负面影响提供更有效的选择;进口博览会的品牌效应更趋显着,搭建的平台与创造的信用关系将为贸易总量的增长和结构优化发挥深远影响。

  如果中美能够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将有效降低市场担忧,降低不必要的通货膨胀压力,为两国企业开展更为稳定的长期合作创造条件,也对于全球产业链上的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难以长期化,基于长期发展需求的企业更愿意投资于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希望建立更为稳定的长期合作,而这将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