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也可以用十六个字来表述:“认同交心、国共合作、外交宽松、多开渠道”。
“认同交心”指的是认同大陆和台湾的特殊情结,首先,海峡两岸应该认同:台湾认同中国,大陆认同台湾;台湾把“岛民意识”扩充为“中华意识”,大陆充分理解台湾的“本土意识”。
台湾文学家吴浊流在著名小说《亚细亚的孤儿》中描写了“现在的台湾人,和失去父母的孤儿一样,在重庆这一边也好,汪伪政权这一边也好,都同样被视为‘异己分子’,不仅不信赖台湾人,甚至视为间谍。”那是一九四零年代他回大陆的感受,后来蒋家王朝割据台湾,使一种反抗国民党权威统治的情调积累到过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思想上而产生“台湾意识”,民进党又把反抗中共“打压” 的诉求堆积上去,但是陈水扁“去中国化”运动没有达到目的,在这次“总统”选举中,“外省人”马英九净赢“本地人”谢长廷 221万票就是明证。
我在台北看到,几十家台湾电视台只有两大新闻,一是“陈下”与“马上”,另一是四川地震受难与抢救。街头有人为援救地震受难者募捐。马英九在就任前不但带头捐款给地震受害者,而且和夫人参加报馆救灾电话的接线工作,就职后又再三表示台湾愿意参与四川灾后重建,使人深深感到两岸都是一家人。直航通了以后,两岸人民加强往来,就会更增加血浓于水的感情。 这一情谊在五月廿七日胡锦涛和吴伯雄两党领导人正式会谈中充分表现出来。
“国共合作”指的是发扬国共合作传统,马英九当选台湾“总统”,抓住了“中华民国”这个切入点来和大陆亲善,这是他手中的唯一王牌。他在“ 五二零 ”演说中所用的“中华”、“中国”、“华人”符号共有 十七次之多,仅次于“台湾”符号的四十一 次,和陈水扁开口闭口“台湾”,视“中华”、“中国”符号为瘟神形成鲜明对比。马英九 在开始竞选“总统”时就提出两岸和平谈判,他胜选以后又说:“北京去年提出愿与台湾谈和平协议,这是满大的进步”。他又说:“我们与大陆可正常交往,可就经济、安全、国际空间的问题去协商谈判出一个模式如果谈出(一个模式)来,就对我们有利。”在“五二零”演说中,马英九又希望“海峡两岸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今天开始,共同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五月廿二日他回答中国评论新闻社记者问时说:“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是执政后第一次以执政党主席去大陆,上次国共杯酒言欢是抗战末期,两岸长期对抗,如今能坐下来握手言和,是很重要的历史过程。”五月廿七日胡锦涛和吴伯雄会谈,开创了两岸执政党正式谈判的先例,属于马英九的新政范畴。
胡锦涛对吴伯雄说:“ 我希望我们能够在国共两党以往多次交流对话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深入交换意见、共同面向未来,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国共合作是两年前连战登陆开创的。不久前连战再一次登陆把两岸之间的共识推向纵深。估计马英九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跟上。但这是大势所趋,应该让马英九“冷水煮青蛙”,循序渐进。
“外交宽松”指的是建立宽松的政治空间。马英九强调台湾需要“和平”与“尊严”,特别是在国际空间上,这是比较复杂的,但也不是无法解决的矛盾。在这方面,大陆可以多所照顾,应该让台湾以适当名义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应该让马英九和政府同僚自由周游列国、不加阻挠。目前美国、印度等国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机构和台湾的“凖”大使馆、领事馆等同时存在,在其他国家也可以推广。 过去两岸花大量金钱去买 弹丸 小国承认权的那种“金钱外交” 应该彻底扬弃。
“多开渠道”指的是暂时绕过那些需要时日才能解决的障碍而多层次、多样化地开展两岸交流。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轨道的对话,领导人可以轻松融洽地会面、交心。这次吴伯雄“登陆”还没动身,台湾就有胡锦涛将会访台的传言,吴伯雄在北京会见胡锦涛以后说,这一可能性是有的,如果实现了,无论他是以甚么身份去台湾,都会引起全球震动。
这次北京奥运也正是增进两岸感情的大好时机。 连战将会参加观礼,吴伯雄又欣然接受了胡锦涛的邀请,那就应该进一步把马英九也请来参加奥运开幕式,还可以把“行政院长”刘兆玄也请来。那样的话,全世界电视观众看到奥运开幕式上嘉宾席中坐满了两岸党政领导人,热闹非凡、亲密无间,可以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给那些摆架子、卖关子的欧洲洋人“总统”、总理一个上马威——壮丽的北京奥运,庄严的中华人格,谁稀罕你们杯葛!也将会是千载难逢的历史佳话。(作者 谭中 旅美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