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为“数字弃民”创造更多包容性干预措施
http://www.CRNTT.com   2021-02-05 08:10:15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数字排斥问题更加凸显。因流行病而实施的社会隔离迅速增加了人们在很多领域(从食物和服务到教育和办公)的互联网依赖。这使得那些无从获得网络服务的人更加与社会隔绝,例如,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转向互联网来保持社交联系的情况下,并非所有人都拥有这个机会。

  在很多人都在尽情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的情况下,我们忘记了那些受困于数字化、甚至为此变得寸步难行的群体:因不会或不方便上网而无法购买回家火车票的农民工,不用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而被公交拒之门外的乘客,被打车软件变相剥夺了打车便利的非打车软件用户,不会操作App而无法挂号和就医的患者,未作人脸识别而导致无法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等……

  由此可见,少数被数字化排斥的群体,其排斥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年龄、教育、残障、收入、失业、地理位置以及文化或语言等因素。而那些已经处于社会或经济劣势的人,被数字排斥的可能性会更高。必须意识到,数字排斥实际上是社会排斥之一种。而数字排斥也不仅限于无法访问手机和上网。成为合格的数字化使用者,光解决了上网问题还远远不够,尚需要足够水平的数字素养,以便识别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查找、评估和有效利用在线系统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排斥要求社会采取一系列复杂的政策应对措施,这远远超出了仅仅增加硬件提供和支持水平就可以假设任何“沟壑”都可被“弥合”的程度。如果仅有一部分社会成员可以使用信息工具,例如在线学习、电子病历和电子政务服务,那么社会将朝着不平等方向倾斜。

  在缺省设置上,有关服务的数字化应采取包容性方法,而不是强制性方法。比如,如果有人不能在线履行义务或觉得过分困难,则不应被强迫在线履行。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消除数字访问的特定物理或财务障碍,就足以使他们受益于数字包容。但是,从根本上,有必要消除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障碍,以便为增加数字包容性而设计的干预措施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