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帮扶力度,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通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帮扶力度,在减轻企业负担、贸易便利化、完善出口退税方式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高度重视各项存量政策的落地和到位,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抓好稳外贸外资工作。转变服务理念,主动减少外贸企业的经营限制,多渠道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使更多外贸企业能够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自由转换,打通“双循环”通道,以增产稳产达到稳就业保就业的目的。
其次,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外贸易渠道,增加外贸行业就业机会。邀请更多国家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力推进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建设,挖掘贸易潜力;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为中国外贸创造更多机会。事实上,只有外贸行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其吸纳就业的能力才能得到实质性提高。
再次,加强对外贸企业员工的培训,提升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虽然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依然还不是贸易强国。究其原因,一方面还在于员工素质不高,制约了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降低了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与附加值。因此,加强对外贸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员工自身的就业能力,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完善外贸企业转岗离岗职工的保障体系,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对主动不减员不裁员的外贸企业发放稳岗补贴,提高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确实经营困难的部分外贸企业,应高度重视员工的转岗离岗问题。特别是对于返乡农民工,要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鼓励他们就近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工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多种形式实现灵活就业,将暂时无法实现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救助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