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路报:为政治利益 罔顾人民健康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20-08-30 09:20:40


 
  其次,民进党政府强调,美国在2013年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狂牛症“风险可忽略”国家,“卫福部”去年也风险评估,确认无安全顾虑,所以才放宽三十月龄以上的美牛进口。然而,从2003年以来,美国已经先后出现六起狂牛症病例,最近的一次就在2018年八月,OIE虽然没有因此例将美国降等,但这显然意味美牛并非绝对安全,何况OIE原先规定狂牛症疫区,必须要七年没有新疫情传出,才可以再开放出口,只是在美国游说下,才改成三十个月龄以下的牛肉可以自由贸易;如今民进党政府更放宽至三十月龄以上美牛,试问,这是为国民健康“严格把关”的作法吗?

  再就莱克多巴胺的安全性来说,虽然OIE订有容许值,目前也有二十六个国家或地区登记核准,可合法添加于动物饲料中使用,但欧盟及中国大陆仍然禁用,台湾也不允许,甚至美国第一与第二大的肉品处理公司JBS USA与Tyson都禁用瘦肉精,充分证明国际间并无共识。事实上,美国农业单位曾在2014年与民间合作研究,喂食猪只莱克多巴胺,发现即使在安全剂量内,猪只都会变得暴躁、互咬,推测原因是莱克多巴胺会影猪的大脑中枢神经;同时,去年欧美针对瘦肉精的相关研究,包括对罹癌的老鼠注射含瘦肉精成分的药物,结果癌细胞转移率暴增二十二倍。这也显示莱克多巴胺其实并不安全,仍有很大的风险,台湾养猪饲料用药之所以始终不核准使用莱克多巴胺,就正是这个原因。

  就穿了,民进党政府之所以不顾食安疑虑,非要用突袭方式,强行闯关,一方面是要规避正常程序,减少反弹,一方面则是迫于美国压力,必须在十一月美国总统大选前,给特朗普一些业绩。另外,开放扩大美猪美牛进口,是否真能促进台美关系?符合“国家”经济利益?恐怕也未必尽然。TIFA会议固然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举行,但双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很难启动,最多是双边贸易协定(BTA)挂上号而已,距离签订还早的很,至于藉此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更是异想天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