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这些年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拓展,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增幅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
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贫困人口脱贫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退耕还林、生态扶贫等政策的实施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基层干部能力提升了,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驻村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
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增强。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信心足了,干劲大了。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国际意义
在全球仍有7亿多极端贫困人口、许多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显得更加亮眼。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减贫同步的有效路径,使数以亿计的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我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自己的贫困问题就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最大贡献。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我们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现在,中国即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将继续努力,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通过持续努力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振兴,向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苏国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司司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