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再全球化 : 理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新视角
http://www.CRNTT.com   2018-05-18 00:25:02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王栋(中评社 张爽摄)
 
  于洪君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方位的、全领域的过程,和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人文、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领域的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全球化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广泛、深入、加速人类社会相互联系、不同文明相互影响、发展、借鉴的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时殷弘表示,《再全球化 : 理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新视角》一书确系杰作,不仅因为论题非常重大,而且因为视角较为新颖,同时论点体系颇有创见。“再全球化”同时意味着两大趋向:第一,全球化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和更多基本事态或状况的一大动能势将持续下去;第二,以往的全球化在生成巨大的历史性积极成就的同时,弊端愈增,难免衰颓,因而必须也必然更新。中国作为有自身的伟大秉性和经验的、正在勃然崛起和迈向兴盛的强国,已经宣告一大宏伟志愿,即要作为主角之一,为引发和促进一种更可持续、更为广泛和空前公允的全球化做出巨大贡献。杰出青年学者、北京大学副教授王栋及其优秀的同事曹德军要以上述特征来解说为何如此和怎能如此,这显然是一项非同小可的成就。

  退役少将、中国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原主任姚云竹表示,这是一部探讨中国与世界互动模式的思想力作。作者以哲学、国际政治学、文化和历史的多维视角,描述了中国以嵌入、修复、改造和升级的方式,和平跻身于现行国际体系的路径,并提出中国将通过推动“再全球化”,实现自身与世界的完美互动。

  作者简介:

  王栋,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硕士、博士,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约克学院历史与政治学系终身制(tenure-track)助理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教育部基地)执行副主任、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地区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兼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欧美同学会东亚安全论坛指导委员会委员、《环球时报》社-卡特中心“中美青年学者论坛”顾问委员会委员。
 
  曹德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北京大学“学术十杰”获得者。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与全球治理,曾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国际政治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荣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才斋奖”等,独立发起成立了“SIS学术创新工作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