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贵州孤儿院”事件,辟谣不能苛求公众
http://www.CRNTT.com   2019-07-03 11:36:49


漫画:重拳(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7月3日电/近日在社交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贵州孤儿院儿童被性侵”一事牵动无数人的心。随着警方调查展开,事件逐渐明朗:赵某某仅为了“刷存在感”,从网上收集图片移花接木,编造了耸人听闻的谣言。

  美国《侨报》6月29日载文《辟谣不能苛求公众》,文章说,真相大白后,网民们都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居心叵测者利用了人们的正义感,消费公众善心,浪费了社会资源,污染了网络环境。好在这位始作俑者已被警方刑拘,等待赵某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虽然这件事情被证实为谣言,但说积极转发、热心求证的网民们被“啪啪打脸”却是不妥的。扪心自问,任何一个有些许良知和正义感的人都不会对这种传言无动于衷。“孤儿院儿童疑被性侵”消息从网民关注,到媒体跟进,再到官方调查、实锤辟谣,这一系列动作紧凑高效,仅用半天时间。虽然最后查明是谣言,但也给了关注儿童权益的公众一个交代。前几天“大连男子当街殴打女孩”事件也有类似的节奏,可以说,两起事件中公众的强烈关注加速了官方的调查和回应,让真相能够更加快速地浮出水面,将违法犯罪者绳之以法。

  转发、评论的网民中有没有唯恐天下不乱之人?答案是肯定的,但绝大多数只是担心正义未临的普通人。面对邪恶到突破常人认知的传言,普通网民能做的也就只是转发、关注。虽然该消息最初传播时已有一些网民使用搜图工具质疑图片造假,但幷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去伪存真的能力。我们不能要求公众成为神通广大、不会出错的圣人,也不该讽刺网民的热心、责问网民的良心。是否拥有较强的辨别能力,不是决定人们有无资格关注社会热点的标准。只要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就有义务追踪和谴责社会丑恶现象。

  不过,如果类似谣言频发,公众因为怕被“打脸”,表达正义感会越来越畏手畏脚。就像“狼来了”的故事,最后的结局是狼真的来了,却没人再相信。为了防止路见不平再也无人吼的可怕局面,消费公众善心的造谣者必须受到严惩。另一方面,官方的行动越快,信息越公开透明,谣言传播的空间就会越小。

  总之,每当谣言出现,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严惩造谣者、完善官方应对方式,而非苛求公众。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