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发力金融监管的四重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19-12-02 10:40:24


资料图:行人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门前走过。(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12月2日电/中国央行日前发布金融稳定报告,对201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幷作出“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的判断。与此同时,官方财经媒体的报道称,多部门正密集谋划一揽子举措,加码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此外,中国正加速出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尤其对互联网借贷的整治声势浩大……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近期正发力金融监管。

  法国《欧洲时报》11月28日载文《中国发力金融监管的四重意义》,文章说,过去,谈论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时,舆论常有“一管就死,一松就乱”的说法。那么,这一轮金融监管又将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呢?实际上,过去几年一系列“去杠杆”措施的实施,已经对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产生了复杂影响,幷改变着微观主体的行为方式。对这些措施的效果,民间颇有争议。这种情况下发力金融监管会不会对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再添压力,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首先,这轮金融监管是对中国经济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作出的回应。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加剧导致金融市场对贸易局势高度敏感,不确定性增强,中国国内过去几年各类金融活动的增量风险本就处于高位,市场异常波动情况也曾多次发生。这种情况下,需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另一方面,需要针对不同风险分类施策,保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及对实体经济的正向传导。实际上,过去一年多中国金融监管的种种施策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在运转。

  其次,这轮金融监管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重大调整之后的系列应对之一。2017年中国“金融委”设立,2018年银监会与保监会进行合幷,这些都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调整,意味着金融监管框架由过去的“一行三会”格局转变成“一委一行两会”格局。这种调整实际上是在强化金融监管过程中的统筹、协调、整合功能,以应对金融业务交叉越来越多造成一些监管真空、灰色地带的情况,幷打破过去各管一头形成的利益分隔甚至利益集团现象。可以看到的是,在新的监管格局下,近两年银行、保险领域的“野蛮人”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也持续收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