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按照一般的思维,马陈之间不会比“会”要好。不会,不影响两岸两会的商谈及签署协议,不影响两岸关系的进程。
但是,显然是马英九坚持要“会”陈云林。马英九的考虑大概如下:一,必须坚持对等的原则。海基会负责人到访大陆,大陆的最高领导人予以会见,极为尊重,陈云林毕竟是大陆的特使,不会他是不礼貌的。二,必须通过“会”陈云林来向全台湾民众表明自己推动两岸关系的坚定立场,表明自己为台湾争取利益的态度,表明自己维护台湾“主权”的原则。三,面对民进党的抵制和施压,绝对不可以示弱。
对此,民进党选择了严重的对峙策略,不惜鼓动群众大规模上街头,甚至刺激群众采用暴力,制造混乱,大有瘫痪台北之势。为避免民意激化,马英九及政府采用了回避的对策,于是,马陈“会”的程序被重新安排:一,突然改变时间;二,缩短预定的时间;三,马英九讲话,但陈云林不讲话。
据知,陈云林5日晚应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之邀,出席晶华酒店欢迎宴时,场外状况频频。几天来民众抗议的强度在该晚达到临界点,大批绿民包围晶华酒店,并造成数波警民冲突,导致陈云林受困达7小时之久,至次日凌晨2时许才得以返回圆山饭店。马英九5日晚和核心幕僚密切联系,关注晶华酒店现场状况。6日凌晨1时,马英九决定将接见陈云林行程提前到上午11时,并在接见前一刻召开记者会,此方案透过海基会取得了海协会同意。原先规划的马英九“会”陈云林全程约在一个小时,最后缩短为不到10分钟。
也就是,马陈“会”变成了马陈“见”,这个安排不是早就准备好的,不是两会早就磋商安排的程序、内容,更不是陈云林的意思。
说实话,如果在其他地方、其他场合,陈云林或其他大陆的代表,根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大可拒绝不见了。但是,陈云林仍然选择去见,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愿意不发表讲话。其行为可圈可点。大有可以解读的意涵。
一,充分体谅马英九、马政府的执政之难。陈云林欣然前往,客随主便,由“会”改为“见”,实在是表现了宽容与大度。陈云林在台湾的日日夜夜,看到了和听到了民进党及支持者的激进言行,应该更加充分体会到了马英九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不容易。
二,对马英九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表示最大的敬意。陈云林见马英九,当然不是代表自己,他代表的是大陆,是大陆领导人。去见马英九,是礼貌,更是致以最高敬意的必要。
三,展示大陆对马英九、对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支持,最大合作,最大理解。全力支持马英九、国民党执政,已经是中共的既定政策。大陆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纵使前面困难重重,需要委曲求全,也一定会全力以赴。
也因此,陈云林在与马英九“见”的时候,不需要多说什么了。陈云林不发言,自然也没有称谓的问题,一举解决了最大的难题,令人击节叫好,为此充满智慧的安排叫绝。大陆尊重马英九、尊重台湾的心情,在无声之中透发出来。真正叫做此时无声胜有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