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两制”台湾方案探索,实践和平统一进程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开启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进入了“台湾问题”不同于前三十年武装对立的新阶段。40年后,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开启“两制”台湾方案探索,许多解读认为这意味着和平统一进程实质性启动。正如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形成针对香港问题的“两制”方案后不久,1985年“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筹备成立。有解读认为,这个谈话实际上也将预示着台湾版“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准备工作或将开始实质性运作。
“政治谈判”和“制度性安排”是讲话的重要关键字,但这种概念并非首度提出。如果我们从70年历史进程来看,可以明确感受到这两个关键字从“喊话”到“实践”、从“虚幻”到“清晰”的过程。1981年“叶九条”提出国共第三次合作、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等。1982年宪法修订为“一国两制”和特别行政区建立宪法依据。1988年国务院成立“台湾事务办公室”。1991年配合台湾“海基会”,大陆对等成立“海协会”。1992年台湾地区颁布“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开始务实处理两岸人员及经济社会往来所产生法律事务。2005年大陆《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和这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所串联起来的明线相关,另外一条由秘密管道开展的两岸人员接触以及相关智库学者的学术探索所构成的伏线更早开启并和官方行动共同积累了40年两岸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准备。
根据笔者多次赴台访学交流所瞭解,台湾方面以民主化前的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和民主化后各党派、政治人物主导成立的智库平台为代表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两岸关系学者及幕僚班底图景。现任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此前就曾担任陈水扁时代的陆委会主委,这些年他一直在台湾大学主持国发所工作并一直关注和参与两岸事务。曾经深度参与两岸事务的国际关系专家苏起先生也通过台北论坛这个平台继续钻研两岸关系。台大张亚中教授较早提出“一中三宪”的理论。纪欣博士等为代表的一些统派团体长期研究“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实现形态,尽管不为主流声音重视但依然是台湾社会一种重要的政治力量。大陆方面,1981年成立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院)和1984年成立的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等官方智库以及近些年来在各高校成立的研究基地型智库平台也在持续发挥作用。以清华大学王振民教授领衔的清华两岸法政问题研究中心正是围绕“一国两制”由香港澳门到台湾的实践形态发展,特别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法制性框架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以王振民教授为代表的深度参与港澳基本法实践的法学专家所开展的台湾研究同过去国际关系、政治学研究切入台湾问题的路径不同,更加关注围绕“制度性安排”进行理论研究,可以说是台湾研究进入新时代、面向未来和直面问题解决的一种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