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顾祖华:两岸和平不能只靠大陆单向的善意
http://www.CRNTT.com   2024-06-23 00:24:31


赖清德的“台独”挑衅不会停,两岸对抗将是未来四年内两岸关系的主要形态。
  中评社北京6月23日电(作者 顾祖华)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正式上任。当天赖清德发表讲话,被国台办批为“台独自白书”。大陆随即启动“联合利剑—2024A”“围台”军演,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新挑战、新考验毫不意外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赖清德的焦虑:“台独”的空间已经不大

  赖清德的520讲话,全篇以中国称呼大陆,并曲解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宣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把“台湾”偷渡为“国名”,确实是一份“台独宣言”,走上了“法理台独”之路。然而,赖清德内心非常清楚,历经陈水扁、蔡英文两人的两个八年执政,在“渐进台独”步步为营的侵蚀下,“台独建国”看似很近,但从佩络西访台开始,台湾失去了所谓的“海峡中线”,所谓的“防空失别区”已无功能,中央山脉以东也不是安全的“后山”,大陆已在台湾所谓的“禁限制水域”执法,大陆已经给“台独”牢牢地套上了缰绳,“台湾独立”已经成为“台独”眼里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赖清德就是企图用“新两国论”化解这种焦虑,为“台独”开启一个新的天地。

  一是与大陆争夺两岸关系定义权,企图挣脱“一中框架”。陈水扁上台之初发表“四不一没有”的保证书,虽然反悔,但最后发出“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哀叹。蔡英文任上,虽然提出了包含“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四个坚持”,但仍强调依照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属于一只脚抬起但另一只脚仍在“一中框架”内。赖清德要加快“台独”步伐,撑大“台独”空间,就必须突破“一中框架”,挣脱“一中”的束缚。所以,赖清德虽然讲了“中华民国宪法”,却只字不提含有“大陆地区”“台湾地区”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把两岸描述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称大陆为中国,称自家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台湾,以此否定大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两岸现状定义,赖氏“两国论”就此出笼。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