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市领导介绍智能制造发展情况(中评社 兰忠伟摄) |
中国动力谷建设蹄疾步稳、声名鹊起
刘海宾介绍到,中国动力谷包含三层含义:中国,代表国家级水平;动力,代表产业特色;谷,代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科技、人才、创新活动的集聚和产业的集聚。2013年,株洲紧扣国省发展战略,基于自身产业特色,提出了打造中国动力谷的重大战略,主要依托火车动力、飞机动力、汽车动力等产业优势,按照产业链和生态树发展思路,打造享誉国际的动力之都。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动力谷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与深圳无人机等被视为中国制造“新版图”,与安徽声谷、湖北光谷、江西稀金谷、河南冷谷并称中国腹地新五“谷”丰登。
(一)技术高精尖。瞄准国际前沿,加大技术攻坚力度,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向领跑型转变,株洲已拥有IGBT、智轨、中低速磁悬浮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近三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2件,是全省平均值的2倍,获得国家科技大奖6项、省科技奖励43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吸引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200余名来株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4000多名,遴选领军人才62名、核心专家289名,柔性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0多名。
(二)产品高大上。株洲可以生产动车从低速、中速到高速的全系列车型,包括磁浮列车1.0、2.0,轨道交通的ART、BRT,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动动力公交车和纯电动车汽车。航空方面既有中小型直升机,又有无人机系列,现已成编装备公安队伍。2013年,玉龙航空发动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世界首列完全超级电容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亮相;2015年,全球首创10秒级闪充储能式现代电车出厂;2017年,全球首条ART示范线运营、全球首款12米智能驾驶客车上路运行。今年,我国自主研制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在株洲实现整机100%设计转速运转,发动机运行平稳、各项工作参数正常,株洲独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三)市场高份额。株洲产的电力机车、铁路敞车及机车电机市场占有量居全国第一,电力机车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的27%,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株洲在国内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占国产中小航空发动机90%以上。时代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客车、硬质合金、陶瓷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株洲现拥有3个国家级外贸出口基地、1个航空产业省级特色出口基地,有22家企业在市外实施投资,设立子公司129家,海外投资项目60多个,累计投资40多亿美元。
(四)产业高集聚。株洲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47家,其中过亿元企业673家,过10亿元企业14家,过50亿元企业6家,过百亿元企业3家。轨道交通、汽车、航空、电子信息等产业本地配套率达到70%、40%、20%、30%。2017年,中国动力谷“3+5+2”产业实现总产值2207亿元,增长11.3%,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70%,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轨道交通、汽车、航空等动力产业增长11.2%,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增长12.6%,陶瓷、服饰等优势产业增长11.9%,呈现出特色鲜明、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