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重经济发展主义凌驾政治现实主义
韩国瑜发展高雄的诉求是对反服贸“太阳花”学生运动的质疑与反思,2014年爆发学生运动强调守护台湾民主、台湾主权独立、反对黑箱服贸的意义,最终导致“经济自由主义”思潮让位“政治现实主义”,经济利益让位于政治自主性追求。2018年国民党在地方选举胜选,则又是经济发展主义思潮回流,认为强硬与僵化意识型态将束缚两岸发展且衍生对立冲突关系。韩国瑜坚持“九二共识”及推动两岸南南经济合作,不仅是重新嫁接国民党路线,也充满韩式庶民语言重新“热炒”包装设定两岸议题,进一步抢夺两岸路线发言权,避免绿营执政后国民党两岸路线沦为被边缘化地步。
“韩流”来袭在南台湾崛起及弥漫全台,这标志着经济务实发展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思潮较劲,尤其南台湾是充满高度台湾主体意识区域,陷入“国家安全”、“政治自主”与“经济发展”双重选择矛盾困境。围绕着是否接受“九二共识”与“政治前提”、“经济发展”主轴议题设定,故表面上看似“政治零分、经济一百分”的“政经分离”思维,其实是“政经合一”思路,即在认同“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下共享中国大陆发展机遇。但韩所谓“政治零分”的政治语意恰是回归“九二共识”;这与民进党当局提出两岸对话、交流与协商,不应预设任何政治前提其意义有所不同,这反而是强调“政经分离”,认为不需要“九二共识”也可以进行两岸经济合作交流与对话协商。
蔡英文年初及回应习近平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讲话,呼吁大陆当局正视“中华民国台湾”存在事实。但究竟“中华民国”与大陆地区有何“特殊关系”界定却付之阙如,这其实也是点出1999年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清晰界定“中华民国”与台湾关系,但涉及对大陆关系模棱两可。国民党地方诸侯对民进党“中央”政府两岸政策质疑,导致台湾当局“中央”层级政府两岸政策的“碎片化”、“分散化”现象,同时也“被地方化”、“被国民党化”所穿透。
最近绿营“中央”与蓝营地方在两岸关系议题进行“战略对话”,然而究竟是“各自表述”呢?或走向“战略协同”呢?能够形成“中央”与地方、跨政党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吗?还是最终变成“战略竞争对手”呢?这势必要缩小台湾政党间“国家认同”分歧及强化共同“国家利益”界定,始能分进合击促进台湾安全、政治自主性及经济发展利益极大化目标。问题是,在这样“国家认同”处于分裂社会中,国民最大公约数产生何其不易,即使“中华民国”是最大公约数,但也存在“各自表述”极大差异性。
(作者柳金财/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