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精析:钓鱼岛归属与国际法
http://www.CRNTT.com   2022-12-01 17:10:46


 
  三、结语:中国外交与国际法规运用

  中国外交在钓鱼岛问题上,握有但尚未运用的国际法牌。

  第一,国际法规定战败国日本没有固有领土,没有主张“无主地先占”权原的资格。

  第二,美国对琉球等诸岛的委任统治及返还施政权予日本,均未报于联合国批准,违反联合国宪章,在国际法上无效。

  第三,日本至1972年5月琉球施政权返还为止无权主张领有琉球主权,当然亦无权主张以领有琉球为由而领有钓鱼岛。

  第四,日本1972年5月得到琉球等诸岛施政权之后,以此为台阶要求得到主权,幷进一步要求领有钓鱼岛;但是日本的要求在国际法上没有权原,性质仅仅是单方的愿望。

  第五,日本政府、政治家承认中国台湾的军人、渔民等至1969年常态登岛,并有建屋长期居住钓鱼岛者;且日本政府反复要求托管统治者美国“加强警力,妥善处理”,而美国置之不理。事实证明是中国台湾有证据主张曾持续平稳地行使钓鱼岛主权和治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继承者继承了中华民国在历史上的权利。

  第六,日本外务省第一次公开对外发言主张领有钓鱼岛是1972年3月8日,晚于中华民国和继承者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七,日本政府1972年3月21日在面向日本国内的国会答辩中第一次公开提出“无主地先占”作为领有钓鱼岛的唯一权原。先宣布领有再寻找权原,寻到的又是一个在国际法上不成立的权原。琉球国和清国早有海上国界划分,以“黑水沟”,即琉球海沟为界。

  第八,作为唯一权原证据的1895年1月日本内阁秘密决定仅是应冲绳县管理渔民所需之申请,而承认该县管辖职责;没有写“无主地”、“先占”、“编入日本”、“领土”、“主权”、“领有”等文字;没有认定是“无主地”,亦不是领有主权决定。

  第九,在国际法上,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相当于日本与最后一个主要战胜国中国完成和约,日本的领土权原便始于1972年9月29日。在此之前琉球等诸岛地位未定。

  第十,日本首相在实质上的和约《中日联合声明》的谈判中,首先提出钓鱼岛主权问题,坐实了钓鱼岛争议的存在及其关键日期。中国未同意日本的领有要求是中国行使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所定“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的战胜国权利;日本亦声明了“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因此,日本无权声索领有钓鱼岛。

  第十一,依据1997年《中日渔业协定》,钓鱼岛领海及毗邻水域,日本渔船无权进入,中国海警船有权巡航。

  既然是基于国际法规的各项权利,更是关系世界和平的战后国际秩序,那么,国际责任便是昭示国际社会,备案联合国,以正视听。

  注释:

  〔1〕本稿引用的主要文献如下:相关官方文件和史料的主要研究书籍如下:井上清《“尖阁”列岛―钓鱼诸岛の史的解明》第三书馆,1996年。苫米地真理《尖阁问题 政府见解はどう変迁したのか》柏书房2020年。研究明治时期的资料参考:村田忠禧《日中领土问题の起源―公文书が语る不都合な真実》花传社,2013 年;《史料彻底検证尖阁领有》花传社,2015 年。刘江永《钓鱼岛列岛归属考―事实与法理》人民出版社,2016 年。国际法视角参照书:松井芳郎《国际法学者がよむ尖阁问题》日本评论社,2014 年。检证美国公文参考书:大岛隆《アメリカは尖阁を守るか激変する日米中のパワーバランス》朝日新闻出版,2017年。美国学者的研究:罗伯特·D·德里奇(吉田真吾·中岛琢磨译)《冲縄问题の起源》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3年;《尖阁问题の起源》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5 年。台湾出版的研究书:林田富《再论 钓鱼台列屿主权争议》五南图书出版,2002 年。任天豪《从正统到生存:中华民国对琉球、钓鱼台问题的因应与东亚冷战政局》国史馆,2018年。赵宏伟《中国外交论》繁体新版,五南图书出版(台北)2022 年,第5、7、8、9章;日文版《中国外交论》明石书店,第5、7、8章,2019年。

  〔2〕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1201/c157278-23705067.html。

  〔3〕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7/25/c_1116039806.htm。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214-238页。

  〔4〕https://www.nhk.or.jp/politics/articles/statement/14035.html。

  〔5〕AJW论坛(朝日新闻社),赵宏伟讲演<日中关系现状及展望>,2013年11月22日。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亜非发展研究所主办国际研讨会报告及论文,赵宏伟<论东海·南海国际秩序中的大国规矩和国际法规>《亜太安全与海洋研究》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亜非发展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编,2016年11月,总第6期第1-10页。(社团法人)(日本)中国研究所主办年度讲座及论文,赵宏伟<中国の东シナ海·南シナ海政策―习近平の世界戦略の视点から―>,《中国研究月报》中国研究所编2017年1月号,17-36页。(日本)亚洲记者俱乐部讲演及文章,赵宏伟<尖阁での日中冲突は起こりうるのか>亚洲记者俱乐部,《アジア记者クラブ通信》2017年2月,第291号。日本国际论坛、东亚共同体评议会联合主办,赵宏伟<从历史视角看中国外交>,2020年9月11日(日本外务省官员4人旁听)。赵宏伟《中国外交论》明石书店,2019年。

  〔6〕《杜勒斯美国和平谈判代表在和平会议上的讲话》1951年9月5日、“サンフランシスコ平和会议关连资料集”,http://www.ioc.u-tokyo.ac.jp/~worldjpn/documents/texts/JPUS/19510905.S1E.html。

   〔7〕《日美关于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协定》,https://www.mofa.go.jp/mofaj/gaiko/bluebook/1972/s47-shiryou-4-1.htm。

  〔8〕毛里和子“现代中国外交”岩波书店,2018 年,142 页。

  〔9〕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214-238页。

  〔10〕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28页。

  〔11〕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24-28页。

  〔12〕松井芳郎,前掲书,97页。

  〔13〕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129-131页。

  〔14〕松井芳郎,前掲书,43 页。

  〔15〕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127-128页。

  〔16〕罗伯特·D·德里奇“尖阁问题の起源”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5 年,128-129页。

  〔17〕松井芳郎,前掲书,13 页。

  〔18〕松井芳郎,前掲书,13 页。

  〔19〕邵汉仪“从外交部档案解析中华民国对钓鱼岛岛主权之确立过程”《中华国际法与超国界评论》第十一卷第一期,2015年,141-145页。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191-201页。

  〔20〕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258-266页。

  〔21〕日本国会图书馆外交防卫课(滨川今日子)“尖阁诸岛の领有をめぐる论点―日中両国の见解を中心に―”,“调査と情报”第565号,2007年2月28日,1-11页,http://www.ndl.go.jp/jp/data/publication/issue/0565.pdf。

  〔22〕日本外务省编撰“日本外交文书第18巻”日本联合国协会,1950年,573-576页。同前“日本外交文书第23巻”同前,1952年,531-532页。

  〔23〕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183页。

  〔24〕井上清,前掲书,124-127页。下述报道未查获第一手资料,仅记录如下,供参考:台湾《醒报》记者刘运台北报导(2013年2月4日):“海洋大学名誉教授李昭兴指出,1941年,台北州与冲绳县政府因钓鱼台归属问题展开诉讼,结果东京法院判决台北州胜诉。同年台北州又与宜兰州为钓鱼台管辖权发生争执,日本法院又判决宜兰州胜诉。李说:无论是宜兰州或台北州胜诉,钓鱼台都是属于台湾的。”

  〔25〕松井芳郎,前掲书,102页。

  〔26〕井上清,前掲书,128-129页。

  〔27〕刘江永,前揭书,图4-67,4-76。

  〔28〕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42页。

  〔29〕苫米地真理,前掲书(2020年),565-567页。

  〔30〕同上,118-123页。

  〔31〕中国外交部《对日和约中关于领土部分问题与主张提纲草案》1950年5月15日,外交部档案,档号:105-00090-05。

  〔32〕“朝日新闻”,2012年12月28日。

  〔33〕NHK2014 年 12 月 31 日 14 时 29 分报道“尖阁は现状维持で合意·机密解除の英记録”,http://www.3.nhk.or.jp/news/20141231/k10014374941000.html。

  〔34〕<専门家:中日关系は短期的に动揺>,《人民纲·日本语版》,2012年9月12日,https://j.people.com.cn/94474/7946229.html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10月号,总第298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