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日,中美两国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
中评社北京5月10日电(特约评论员 乔新生)2012年5月3日,中美两国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必须要平等互谅,对存在的分歧应当通过对话交流,增进理解,妥善处理,以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中美两国不搞“两国集团G2”,而应该搞“两国协调C2”。这是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指针,也是未来处理中美两国关系的基本策略。
中美两国关系始终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冷战时期为了对抗苏联,美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种外交关系对于中国至关重要,但是,在美国国内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中国的台湾问题上留一手,从而使中国在处理与美国关系时始终投鼠忌器。中美两国之间的这种关系随着冷战的结束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变得更加令人忧虑。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世界各国发生了剧烈变化,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为了促使中国发生改变,采取了联合制裁的手段,从而使中美两国的关系降到冰点。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美国开始与中国建立广泛的贸易关系。但是,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开始把中国视为强劲的竞争对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积极调整自己的战略,把全面遏制的战略方针,变为积极利用中国的战略方针,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促使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等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场合与美国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又采取加强战略同盟关系的策略,压缩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美国所领导的战略盟国不仅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而且在一些贸易领域充分利用国际社会不合理的贸易规则,给中国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年中国为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准备作出实质性的让步,可是,由于中国发生了1989年那场风波,美国联合其他国家阻止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过程中,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拖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在具体谈判的过程中,美国巧妙地利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些基础性规则,将中国列为社会“转型国家”,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另类国家”。由于中国没有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因此,美国和其他国家可以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中国采取法律措施,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处受到打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以每年15%的比例递增,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履维艰。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意识到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中美两国之间缺乏起码的战略互信,因此,美国决定将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合并,搭建战略和经济对话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