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绝对不能外交归外交,军事归军事,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 |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作者 乔新生)自从在海外新闻媒体上发表解决钓鱼岛争端的方案以来,不少新闻媒体记者通过朋友联系,希望我将这个建议具体化。其实,在那篇文章中,我已经非常清楚地指出,既然日本试图将钓鱼岛问题政治化,那么,中国政府没有必要跟随日本的步伐,完全可以另辟蹊径,以商业化开发的方式,转移视线,防止日本政客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玩火。笔者的具体建议是,尽快成立钓鱼岛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然后由公司向政府申请开发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既然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那么,可以向海内外吸收资本,并且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这样做既可以实现“共同开发”的政治目标,同时又可淡化日本政客炒作钓鱼岛问题获取的政治利益。
前几天为海南农垦系统的领导讲课,我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付出的政治代价和军事代价太多太多,可是,所得到的商业利益却太少。农垦系统完全可以把目光投向蓝色的海洋,把中国的南海作为未来经营开发的重点。记得当时海南农垦系统的领导激情澎湃,认为应当组织海南农垦系统的同志们,仔细研究这个方案,必要的时候可以仿照新疆建设兵团的做法,把海南的农垦变成中国南海的建设兵团。
这样的反应令我感到非常高兴。多少年来,中国渔民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不仅要与自然搏斗,而且还要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暴力武装奋力抗争,有时他们不仅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绝对不能外交归外交,军事归军事,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中国的南海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未来重要的能源基地。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绝对不能犹豫徘徊,不能消极采取搁置争议的方式,将所有的问题推给后代。中国政府有必要制定一揽子方案,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保卫中国南海的领土和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