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当加大对老挝等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第一,中国应当帮助东盟一些国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比如兴修水利,规划土地,精耕细作等。中国有必要向东盟一些农业国家提供优质良种,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帮助东盟国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使东盟国家依靠农业经济,实现整体脱贫。
近些年来,中国农业技术专家在东南亚地区开展一系列农业培训工作。这些工作琐碎繁杂。由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因此,国内很少宣传。中国应当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合作,帮助东盟国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位产量,从而使东盟国家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果中国加大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那么,中国将会腾出更多的农业用地,发展中国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申请贷款,用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同样属于亚洲基础设施银行贷款的范围。只要有合适的项目,相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会发放贷款,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东盟国家开展农业合作。
第二,中国应当充分意识到,海外投资是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人们通常习惯于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容易忽视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海外投资收益,才是国民生产总值。
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良好的关系。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及即将生效的区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定,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国应当加强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特别是农业投资,因为这样做,等于拓展了农业土地面积,可以使中国的海外投资多元化,投资收益更加稳定。
许多企业不愿意投资农业,这是因为农业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东盟一些国家农业仍然是“靠天吃饭”,投资东盟国家的农业生产,可能会面临自然风险。但是,只要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就一定能从农业生产中获得利润。
最近一个时期,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西瓜等一些时令水果价格不断攀升,许多中产阶级家庭已经难以承受。如果加大进口,那么,可以确保中国水果市场供应,价格回落。中国企业应当看准时机,在政府的帮助下,投资东盟国家特别是老挝等农业欠发达的国家。如果在当地租赁土地,从事西瓜种植,那么,既可以节省成本,同时又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只要中国政府与老挝等东盟国家签署正式的协议,扩大出口的同时,鼓励中国企业投资,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就会趋于平稳。中国将依托东盟农业用地,增加中国国内市场农产品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