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国有“以工代赈”。重大疫情期间,完全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鼓励下岗职工或者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居民,申请成为控制疫情的志愿者。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在若干地区设立必要的控制疫情岗位,聘请志愿者负责控制疫情的工作。当然,由于控制疫情是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志愿者工作情况,按劳分配。
解决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隔离期间,无法增加就业岗位,也无法让那些失去收入的城市居民安心在家隔离。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组织起来,变为积极的力量,由城市管理部门组建控制疫情志愿者队伍,一声令下,在城市关键地方,从事控制疫情工作,协助检验检疫部门开展病毒检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收入来源问题,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弥补控制疫情资源不足的问题。
重大疫情反弹之后,最值得关注的是城市普通居民。一些个体工商户由于无法从事经营活动,家庭收入来源中断。一些城市贫困家庭,本来依靠打零工获得收入,但是,由于实施隔离措施,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除了实施社会保障救助之外,还必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控制疫情的第一线充当志愿者,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为早日战胜重大疫情创造条件。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躺平”,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压力越来越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草菅人命,认为病毒只不过是流感,完全放弃隔离措施,从而导致病毒迅速传播。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绝对不能东施效颦。一旦病毒传播,将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中国人口基数决定了,如果不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那么,病毒将会以几何级数快速传播。短期内,中国必须保留严格的隔离措施,并且实施“动态清零”政策。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但是,必须充分意识到,组织医疗部门和检验检疫部门进行集中病毒检测,不仅容易出现疲劳现象,而且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在一些社区病毒检测过程中,核算病毒检测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出现相互感染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尽快生产核酸检测的家庭用品,让普通居民在自己的家庭自己检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做到及时发现病毒。
当然,如果完全依赖家庭成员自我检测,可能会出现的瞒报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政府建立相关网站,一方面及时了解家庭成员自我检测的数据情况;另一方面,由管理部门组织定期抽查,并且亲自指导家庭成员,科学使用检测试剂,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权威部门的科学检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控制病毒扩散。
当前这种集体检测的方式,表面上看有效率,但是,由于集中检测,很容易出现相互感染现象。在一些社区病毒检测采取的是“混检”方式,这样做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但是,一旦在检测过程中疏忽大意,很容易出现灾难性的后果。病毒检测必须坚持科学操作。家庭病毒检测和专业抽查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