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结构的科学化问题,不能把追求服务业的比重作为战略选择。假如中国发展虚拟经济,过分追求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那么,最终有可能会重蹈美国覆辙。不论是发展数字经济还是发展太空经济,都是建立在制造产业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完善的制造业体系,数字经济和太空经济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把数字经济和太空经济看作是服务业显然是不准确的。中国应当大力发展数字制造业。
其次,中国应当借助于资本市场,加快生产要素组合的步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成本问题。事实证明,资本市场同样需要巨大的成本,一些金融企业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过度开发金融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结果导致资金断裂,爆发危机。中国应当稳步发展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地方性的资本市场,为企业的生产要素组合提供良好的服务,尽可能地减少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确保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中国的数字经济和太空经济不会因为金融风险增加而受到拖累。
第三,中国经济性质决定了,不会允许出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那样的私人金融机构,当然也不会允许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一些学者主张财政赤字货币化,从而避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长速度落后。这种观点值得警惕。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争取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希望寄托在增加财政赤字上面。增加财政赤字,是典型的寅吃卯粮。为了渡过眼前的困难,可以适当增加财政赤字,但是,如果出现财政赤字依赖,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将会走上不归路。美国教训就在于,日积月累的财政赤字,已经变成沉重的负担,不管美国政府如何闪转腾挪,都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财政赤字所带来的梦魇。数千亿美元的利息支出,已经超过许多中小国家的财政收入。如果美国不能解决财政赤字问题,那么,美国衰落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应当高瞻远瞩,科学决策,绝对不能利用财政赤字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更不能把财政赤字货币化,从而使中国经济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