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瓦尔社会主义强调分配,但是,在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的问题上,没有处理好辩证关系。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制度,但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岗位。事实上,当拉丁美洲国家企业主要掌握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投资者手中的时候,按劳分配不可能实现。
假如左派领袖领导的国家,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是通过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那么,最终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做大蛋糕,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只是强调分配,而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生产力,那么,左派领导的国家必然会失败。
发展经济,是各国领导人的第一要务。祗有重视经济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增加就业岗位,才能实现长期执政。假如关起门来,将外资企业赶出去,那么,就业岗位就会减少。假如实行高关税政策,拒绝参与国际分工,那么,比较优势就很难有效地发挥出来。假如实行资源的国有化,而没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那么,即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无法实现经济的发展。
拉丁美洲国家政治动荡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把社会主义简单地变成福利主义或者分配主义,如果没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而是简单粗暴地把资产国有化,那么,必然会导致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强调科技创新。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发展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可是,巴西以及拉丁美洲其他国家仍然生活在工业时代,依靠矿山资源增加财政收入。如果不能依靠数字技术调整经济结构,改造国家的政权结构,建立高效的政府,那么,要想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完全是异想天开。
巴西具有明显的人口规模优势和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只要巴西卢拉政府实事求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展经济,相信巴西会成为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会重新跻身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
巴西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卢拉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如何与巴西右派领袖实现和解,如何争取和平发展环境。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美国为了控制巴西以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资源,不惜采用各种卑劣手段,颠覆这些国家的政权,扶植傀儡政府。巴西右派领袖下台,并不意味着巴西风平浪静,水波不惊。巴西右派势力很可能会在美国情报机关的支持下,采用各种手段给巴西执政者制造麻烦。巴西左派领袖在实现自己政治理想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号召民众,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瓦解反对派势力,因为祗有这样,才能确保巴西走上正轨,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