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经调整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目标,不少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预期负面,但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中国中央政府确定的增长目标是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目标超过中国自定的增长目标。这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增长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但是,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仍然充满信心。
但是,中国必须居安思危。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衰退,金融危机风险加大,美国一定会变本加厉,对中国实施制裁措施,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将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美国等一些国家可能会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对中国实施制裁措施。中国外贸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导致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技术储备相对雄厚,经济转型升级动力十足。可是,一些中西部地区技术储备相对较少,经济转型缺乏动力。不少中西部地区仍然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式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事实证明并且将继续证明,基础设施建设边际效用越来越小,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日益完善的高速铁路网络,为中西部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缺乏新产业,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很可能会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正如一些学者和新闻媒体分析的那样,中国甘肃等西北地区投入巨资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基地,为了将电力能源输送出去,国家配套建设大型输变电网络,地方政府试图借助于当地电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发展经济,但是,由于自然禀赋相对较差,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值得怀疑。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今后中国将持续引进外资,打开国门,吸引更多企业向中国出口产品。中国消费者不出家门,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各国产品。中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为中国进出口提供的便利条件。
不过,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面,还必须考虑下列问题:第一,如何应对新型的贸易壁垒问题?当今世界竞争,不仅仅是企业的单打独斗,也不仅仅是各国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政府之间的竞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空心化之后,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会越来越经常地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实施贸易制裁措施。
中国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一些国家不敢轻举妄动。中国已经向美国波音公司等跨国公司发出制裁令。这说明中国在相关产业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可以按照中国的法律,对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企业实施制裁。今后中国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按照对等的原则,对一些霸权国家实施制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认清形势,不再以“实力地位”对待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