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中欧关系前景广阔但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http://www.CRNTT.com   2023-06-23 00:03:22


 
  但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市场竞争非常复杂。当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具有明显优势的时候,德国企业就会鼓励政府制定对华友好政策,为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创造条件。可是,当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一些企业被迫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他们就会鼓励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政策。这不是德国所独有的现象,而是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共同的特征。

  所以,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促进中德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市场主体的两面性,在处理中德关系问题上,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妥善处理分歧,促进中德经贸关系持续发展。

  中德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但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德国企业并不在少数。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在处理中德关系过程中,一方面坚持推进制度化建设,为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制定公平规则;另一方面,必须及时解决中德经贸关系发展中出现的法律纠纷,按照双方都能接受的法律规则,妥善处理个别案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中德关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千方百计地减少市场主体在中德关系发展中产生的消极影响。

  加强与德国在内所有欧洲联盟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政策。中国希望德国在地缘政治关系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德国似乎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德国已经无路可退,在美国怂恿下德国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德国与俄罗斯关系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过去德国可以充分利用欧洲联盟统一大市场,向东欧国家出口产品,可是,战争爆发,东欧国家陷入困境,德国在欧洲联盟内部市场发展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德国赖以自豪的工业制造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人力资本极为短缺情况下难以为继。德国企业只能寻求海外发展。美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德国企业投资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是,美国债台高筑,根本无法兑现作出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企业加强与中国合作,一方面可以向中国这个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出口商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于中国人才技术优势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到来,无疑会给德国企业投资中国带来好消息。但是,如果双边投资协定相关条款无法落实,德国政府迫于欧洲联盟压力,把意识形态凌驾于经贸关系之上,那么,中德投资合作不可能一帆风顺。

  此次中国国务院总理到德国访问,一方面是释疑解惑,帮助德国企业家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德国政府充分瞭解中国对外投资政策,鼓励德国政府独立自主,在处理双边经贸关系方面,展现出勇气和担当,为中德关系发展注入正能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