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论坛”现场(中评社 臧涵摄) |
中评社香港4月25日电(记者 臧涵)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智库的先行作用,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香港明汇智库、香港紫荆杂志社及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共同举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论坛”今日在香港举行。粤港澳三地及内地的专家学者、政商界人士共3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
论坛上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智库发展报告2018》。这两本研究报告汇集了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三地智库的建言献策。
论坛上,来自粤港澳以及内地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围绕“一国两制”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协调机制创新、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湾区意识培育、产业分工与协作、金融协作平台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讨,提出了许多具探索性的意见建议。
专家学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极需理论准备、战略谋划和协同创新。粤港澳三地智库的主动参与、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进一步凝聚共识,创新模式,整合资源,明确定位,才能打造国际一流湾区。湾区建设,智库先行,粤港澳三地智库要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为深化粤港澳合作、引导湾区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专家学者还倡议,要融汇三地智库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联盟”平台,推动成立大湾区智库合作发展基金,建立合作项目资助制度;要发挥大湾区开放功能,构建全球人才合作交流平台。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在演讲中表示,“城市群”的形成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大湾区的未来需要让广东省的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产生‘9加2大于11’的效果,这需要粤港澳三地突破体制因素限制,加快人员与资源更便捷地流动,深化分工合作。”
出席论坛的主礼嘉宾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副所长何德龙,中联办研究部副部长王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明汇智库主席曾智明,紫荆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杨勇,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李彤,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学生活动基金会主席龙子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明汇智库荣誉顾问蔡毅,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盛国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张俊勇,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高锋集团董事局主席吴杰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俊,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主席陈健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