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连战:两岸关系不能不以民族认同为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18-07-13 18:33:10


连战步入会场(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 张爽)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今天下午在京出席“同担民族大义,共谋民族复兴”座谈会并发表致辞讲话,他表示,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标志性成果的二十三项协议,之所以能启动协商,不可能没有九二共识作为政治基础,而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又都以同属中华民族作为考量。基此经验,可能以政党轮替为常态的台湾,执政者就不能不从两岸的政治互信与民族认同来思考两岸关系,才能获致良性互动、和平发展,使民众安居乐业,反之,就会陷于入两岸对立对撞,不利于民众的安全与福祉。

  以下是连战在座谈会的讲话全文:

  今天这场座谈会的主题,“同担民族大义,共谋民族复兴”,定得很具高度、很够宏观、很有意义。多年以来,海峡两岸已经举办过无数的座谈会、研讨会、论坛等等,但是直接以民族大义、民族复兴为主题的,确实不多见。我以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对于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这场座谈会,并且邀请到在座的两岸各界人士前来参与,感到十分荣幸,也感谢各位的热情参与。

  孙中山先生所创见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一直是中国国民党的基本理念,现行国民党章程中的前言和第一条、第二条,都明确记载着三民主义,以及写明“为中华民族之整体利益而奋斗”,以此作为党员的信仰。信仰是必须付诸行动,才能起到救国救民的效用,因此,上午我在会见习总书记时提到,两岸协力“促进民权民生,振兴中华民族”,接着我说了这么一段话:“孙中山先生是第一位提出‘振兴中华’的革命家政治家,毕生追求国家民主富强统一。他所号召的民族复兴、民权发达、民生乐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不懈的远大目标,是炎黄子孙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国共两党、海峡两岸也为此取得不同的发展经验,应该互为启发、互相尊重,共同促成美好未来。”二零零五年我在北京大学演讲中所强调的,“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也是基于同样的信仰,并且始终至盼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途径,两岸人民付诸行动,“同担民族大义,共谋民族复兴”。而这又不能不以民族认同为前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