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贸易战只是明线,美国打压中国还靠这条暗线 
http://www.CRNTT.com   2018-08-03 10:00:10


  中评社北京8月3日电/近期,中美贸易纠纷又传出了多个令人困惑的信息。一方面,特朗普政府透过媒体放出了多个继续增加对华经贸施压力度的信号,包括可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加征关税;或将第三批针对中国的2000亿美元清单的税率从10%调升到25%等。另一方面,又有媒体称美国方面主动提出要与中国接触,继续已经中断多时的经贸谈判。

  在这些重大但没有落地的信号之外,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低调的发出了一份通告,宣布将以国家安全为由对44家中国军工企业采取贸易禁运。由于中国军工企业长期遭遇欧美的禁运和技术封锁,这一通告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但是,此举表示着美国方面攻击焦点继续转移,中国正在大力开展的军民融合战略或将成为美国下一个打击目标。

  中美贸易战的明线与暗线

  从美国首先公布的“301调查报告”开始,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打压就存在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主要针对特朗普本人最为关注的中美经贸逆差问题,而暗线则是美国战略界最为看重的中国发展模式问题。

  在贸易逆差这条明线上,美国的做法是表面上高调、粗暴、简单,实际上谨慎小心、步步为营。从一开始的500亿美元商品清单,到如今公布但未实施的2000亿美元清单。美国在每一次公布清单前都会用各种渠道向中国喊话,制造出山雨欲来的外部氛围。然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美国并不急迫。首轮500亿美元清单被拆解成了两批,试图缓冲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第二批2000亿美元清单则需要经过多轮听证,实际实施时也可能有所折扣。与此同时,美国也极为忌惮中国方面的报复和反制措施,通过国内法律尽量对冲这轮贸易交锋对国内产业和经济的影响。

  但在针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这条暗线上,美国并不声张,但做起来却毫不手软。从最初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征税清单开始,美国行政部门的一系列行动直接针对中国发展模式特点和近年来多个重大战略,试图通过非市场方式消除中国的制度优势。

  其一,针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美国推出了全面覆盖的加征关税清单,其中首批快速生效的340亿美元清单优先针对了中国制造产业。首批清单也被设定了最高的25%税率。

  其二,针对中国的海外技术并购,美国快速推进了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改革法案,该法案即将由两院通过被送交总统签署。根据法案改革精神,中国对美高科技企业的并购和入股行为都会遭到严厉审查,通过率几乎为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