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浙江义乌:信用“存”起来 生意火起来
http://www.CRNTT.com   2018-11-19 12:02:47


(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1月19日电/“第一次来义乌小商品市场,商铺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巴西华人客商陈杰想购买一批通信设备。然而义乌国际商贸城商位多达7万个,让很多初来乍到的客商难以选择。“以前没有在义乌采购的经验,真有些担心被骗,要是能有渠道了解每个商户的信用状况就好了。”

  无论是商家下订单,还是消费者选购商品,了解卖家的信用状况都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让买卖双方交易更加便捷?浙江义乌的“信用积分银行”做了有益探索。

  “手机上就可以查询信用信息,太实用了”

  “我逛了一圈,发现每个商户门楣上都有信用评级,有的五星,有的只有一星,市场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代表商户信用,此外挂了‘红牌牌’的是党员商户。”陈杰在市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安装了义乌市场信用APP,“通过APP输入商位号或负责人姓名,手机上就可以查询信用信息,太实用了。”他经过信用比对,最终选定了国际商贸城二区王国田的店铺“义乌市银河电讯器材商行”,一口气下了20多万元的订单。“老客户都知道我的信誉,但新来的客户就敢下这么大的单,多亏了‘信用银行’。”王国田说。

  王国田说的“信用银行”是指今年9月正式上线的义乌“信用积分银行”,这正是义乌破解信用信息“孤岛”的有益尝试。据介绍,义乌“信用积分银行”的信用积分数据由市场监管、公安、社保、税务、市场主办方、镇街等部门单位提供,并将评价结果统一纳入全市社会法人信用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2014年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信用体系建设有了顶层设计。但目前各地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应用还存在“孤岛化”难题,没有一套统一的联动机制,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比如,工商、金融、税务系统的信用体系已经建成,但行业间信用信息共享仍存在不及时等问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