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万亿备付金“红利”消失以后
http://www.CRNTT.com   2019-02-15 09:13:49


 
  多家机构完成相关工作

  根据网联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部持网络支付牌照的115家支付机构以及424家银行已接入网联平台,99%的市场存量跨机构业务已完成向网联平台的业务迁移。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表示,已按照监管要求完成了相关工作。

  占据支付市场一半份额的支付巨头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已经如期完成了“断直连”、备付金集中存管、备付金账户销户等工作。

  财付通方面称,已按照央行要求的进度,推进账户备付金集中交存工作,会按照监管规定完成备付金集中交存。

  值得注意的是,在备付金集中存管大限前,支付宝和微信就纷纷宣布提高标准费率。比如,支付宝将从2019年2月1日起,恢复商家收款0.6%的标准费率,此前费率为0.55%。

  对此,薛洪言解释称,凭借巨额的备付金账户,支付机构不仅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还可以就渠道费用与银行讨价还价,获取更优惠的费率。然而,备付金全额集中存管后,银行失去了备付金存款,也就没有动力再在手续费上让步,从而迫使第三方支付机构提高手续费。

  存款议价权消失后,银行可能会与支付机构重新确定支付渠道费率,若支付机构难以独自承担成本上升压力,可能会将这种压力向用户端传导,就是用户端各种免费补贴红利的逐步消失。

  中小型支付机构或将出局

  在“备付金集中存管”“断直连”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盈利空间将不断被压缩。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末,第三方支付机构交存客户备付金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规模达到12446.46亿元。

  据央行统计,支付机构备付金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9.52%。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机构,备付金利息收入占比高达22.24%;其次是网络支付机构,占比为11.26%;银行卡收单机构的备付金利息收入占比1.81%。

  薛洪言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备付金由央行进行统一监管后,央行不会对支付机构备付金支付利息,支付机构出现了利息收入缺口。在不考虑集中存管的情况下,据估算,2017年支付行业备付金利息收入约在70亿元左右;2018年约在80亿元至90亿元之间。微信和支付宝的影响在几十亿元的量级,而中小支付机构多在几千万元,从各自体量看,影响都不容小觑。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来说,由于这两家公司的产品体系的用户粘性、综合营收能力以及用户的附加值更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也就更强,影响也就相对较小。

  “从市场格局看,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易观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3.84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市场占比高达53.71%,腾讯金融次之,占比38.82%,也就是说,其余第三方支付机构争夺剩下不到8%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中小型支付机构的用户粘性不高,且其业务范围和营收手段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在业务成本不断上升、交易费率不断下降的市场状况下,如果不积极创新产品服务提高盈利能力,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上述业内人士称。

  为应对利息收入缺口,薛洪言建议,一方面,支付机构应厘清费率传导机制,与银行端洽谈低通道费率,并适当提高用户端收费水平;另一方面,则要加快增值业务转型,以多元化业务收入来弥补收入缺口。

   尹振涛表示,大限已到,对于那些还未实现全额交付的支付机构,应尽快完成工作,否则,可能会因违规被处罚,也可能会被收回支付牌照。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郝若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