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深受金融和债务双危机的困扰,元气大损,欧盟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埃及政治危机尚待观察。 |
中评社北京2月15日电(评论员 余翔)执政长达30年的穆巴拉克最终没能挺过2011年这道坎,在巨大压力之下黯然离职。但面临大考的并不仅只埃及一国,隔海相望的欧洲同样面临严峻考验。2009年12月生效的有“国家宪法”意味的《里斯本条约》试图大力推动欧盟政治一体化前行。能否在共同外交上妥善应对埃及政治危机成为欧盟政治行动力的重要标志。
埃及、突尼斯等北非国家不同于其他的非洲国家,他们和中东地区一道对欧盟具有能源和安全双重重要战略意义。埃及地理位置重要,是影响欧盟从中东和北非地区获得稳定油气供应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欧盟一直苦心经营该地区。早在1988年,欧洲就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对外能源政策会议”,提出将与埃及、突尼斯、约旦等地中海国家建立“欧盟—地中海共同能源房间”,意图将这些国家的电力、天然气、石油市场融入欧盟能源市场。2011年2月4日欧盟峰会再次提出,为在2014年建成欧盟统一能源市场,欧盟将继续推进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南部走廊”等新的能源供应路线,而北非和中东正是实现欧盟上述目标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安全意义方面,“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后,欧盟的安全观发生变化,将北非和中东视为安全和稳定的首要安全关切。出于保护自身免受恐怖威胁的考虑,欧盟不断通过经济贸易和援助等途径介入北非和中东事务。为加强政治和安全对话,1995年欧盟提出了“欧洲-地中海伙伴关系”计划。2001年,埃及与欧盟达成了新的经济合作协议,在12年内逐步降低直至逐步取消双边贸易关税,目前所有埃及工业品进入欧盟免除进口关税。2004年,欧盟将地中海伙伴关系国纳入欧洲睦邻政策,使其可以得到欧洲睦邻与伙伴方案的资金援助。2007年3月初,欧盟与埃及签署“欧盟—埃及睦邻政策行动计划”,深化与埃及在各个领域的伙伴关系。2008年在法国的积极倡导下,欧盟与地中海国家成立地中海联盟。该联盟仿效欧盟设有轮值主席来统合能源、保安、反恐、移民及贸易等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