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从编鸡笼子到生产歼20:中国战机逆风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8-12-19 07:55:58


  中评社北京12月19日电/榔头机动、赫伯斯特机动、眼镜蛇机动、直升机机动……2018年11月6日,广东珠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推出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首次亮相。随着一个个复杂而精彩动作的完成,观展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作为航空工业成飞(以下简称“成飞”)技术服务部副部长,李涛看着这架飞机的精彩表演更是异常兴奋。

  从1978年成为一名海军航空兵,到1984年进入成飞成为一名机务人员,再到后来从事技术服务工作,李涛亲历了我国二代机到四代机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他职业生涯的最近35年,他和同事在成飞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工业跌宕起伏的一段历程。

  40年的经历让他对中国人自己的战机充满底气。

  这么大的企业,没有点“压秤的东西”,怎么活得下去?

  1978年,李涛成为海军航空兵的那一年,郭志平已在成飞的前身——国营132厂工作3年了。在还没走出“文革”阴影的那几年,郭志平每月拿着17元固定工资,外加1.5元的粮食补贴,但基本不上班。

  为了激发大家上班的积极性,厂里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让子弟学校的孩子每天在厂门口列队齐声喊“叔叔阿姨上班早”,以此激励工人,但收效甚微。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当时的厂领导作了一场演讲,号召全厂职工投身经济建设。郭志平记得,“大家听得热血沸腾”,职工的潜力“像地下的石油一样被抽上来了”,产量也逐年攀升。

  “成飞真正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今年刚从成飞数控加工厂副厂长任上退休的郭志平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