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电/高考改革是推动高考制度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然而,在推进高考制度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警惕和防止“现代化的陷阱”。
当前,从浙江、上海等新一轮高考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已出现了“偏考”“偏教”“自主招生造假”等亟待调整完善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伴随高考制度现代化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考改革落入“现代化的陷阱”。
改革开放后,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高校招生制度,是推动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力量源泉。如,上世纪80年代“标准化考试”的引入,便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考制度现代化的进展,实现了高考由“传统考试”向“现代考试”的转型。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代化的陷阱”提醒我们,学习和借鉴他国高校招生制度,不能盲目照搬或照抄,而必须基于中国现实,取长补短,加以改造。
坎德尔曾说:“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同理,有什么样的国情,也就应该有什么样的高校招生制度。事实上,在世界各国中,即使包括受过殖民同化或者文化相近的国家在内,也很难找到两种完全相同的高校招生制度。
2014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大学招生模式》研究报告就指出:“世界上没有正确的招生制度,不同国家的具体做法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国家的大学招生录取程序相对客观,仅看入学考试成绩。有些程序则相对主观,会考虑未来学生的考试成绩档案、学业表现、推荐信及课外活动等。”
可见,一个国家究竟采取何种高校招生制度,取决于其制度运行环境,包括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社会诚信、人口数量、信息技术以及劳动力市场等综合条件。因此,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动态调整,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高考制度现代化体系。
当然,高考制度现代化的“陷阱”,也可能存在于多样性、自主性、综合性等高考制度现代性之中。长期以来,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破除“一考定终身”和“唯分录取”等过于单一化、客观化、一刀切等弊端。然而,在打破客观而统一的衡量标准之后,那些主观而多样的衡量标准,既可能成为特权寻租的漏洞,又可能演化为优势阶层的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