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0日电/网评:发展“新基建”,中国底气何在
来源:环球网 作者:章玉贵(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新基建”这个词今年以来很火,无论政府还是市场层面,都对加强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
“新基建”为何如此受重视
从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来看,国家和市场如此重视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一方面是因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对重要产业的技术标准和产业主导权的争夺;另一方面也由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有实力的参与主体一直致力于寻找强劲的内生性驱动力,以摆脱“萧条经济学”的阴霾。而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结合大规模的应用场景和深度的消费潜力,有望培育出新的超长产业链,引领经济实现新旧增长动能的转换。
从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全球视角来看,80多年前那场世纪大萧条,尽管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差不多倒退了30年。但代表新兴力量的美国,依靠汽车、石化和通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引领,尤其是富有成效的政府干预,仅用8年时间就使经济元气得以恢复,并顺势进入重化工业时代,一跃成为世界首席经济强国。
40多年前的两次石油危机期间,以钢铁、汽车、化工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遭受严重打击,但已有丰富危机应对经验的美国大力发展计算机、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兴产业,顺势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差不多同时,欧洲在计算机、机器人、通信网、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先后取得一大批超前技术成果,为产业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最近十年来,全球产业经过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冲击,更多时候处于调整和恢复期。但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步伐不会因金融危机而停止。美欧、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及其处于顶层的一些企业,一直在酝酿新产业革命,力图造就一个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超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