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纳教授进而又论述了绵延于美国历史之中的定居主义政治传统,诠释了“内部的包容性”与“外部的排他性”,从而为美国对外扩张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具体而言,殖民时期到建国初期,具有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英裔定居者成为美国的“内部人”,美洲印第安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奴隶是“外部人”,但其并非自由公民,而是延续了帝国臣民的身份状态,受帝国自由裁量权统治。
在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内部人”与“外部人”的身份界定也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但在美国政治发展中,种族和移民问题一再出现在美国不同利益阶层中,并不断发酵,撕裂美国社会,造成政党分裂、族群仇恨,延宕了美国政治现代化进程。
作者探讨了这种定居主义与新教主义之间的天然联系,认为美国信念是美国政治认同的根本所在。对自由的支持、民主和多数人的统治、言论与宗教自由及少数人的权利等成为美国信念的价值与原则。而美国信念的根本来源又植根于美国新教主义。平等、自由成为美国信念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新教主义成为美国定居主义的内核,从而使美国定居主义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而“定居者自由和定居帝国对外扩张性”与美国政治制度演变相互交织,相得益彰,推动了美国对外扩张进程。
尽管定居者社会随着美国对外拓疆进程由盛到衰,最终走向了解体。但是,定居主义作为美国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并没有消失,而且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继续焕发政治意识形态的生机与活力,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深刻影响着当今美国的政治发展进程。美国对国际警察权力和全球优势地位的实践,始终遵循着“内部人”与“外部人”的身份界定而行使所谓美国的“自由”,坚持把外部人作为实现美国国家目标的工具,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可窥见一斑。
该书不仅为读者了解美国政治制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有助于读者了解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