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开展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完善严管严控的制度体系;率先在海洋领域推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严格填海项目论证、环评审查;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在全国建立了流域海域监管机构,整合了陆海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近期,中国组织相关省份加强对环渤海区域海洋环境监测与海河入海监管整治及入海排污治理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海域海岸带、海岛整治修复力度,着力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海洋生态重大修复工程。恢复修复滨海湿地面积,初步恢复了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明显,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显着提升,生态环境整治修复能力全面提升。
积极构建国家与地方相协调的监测机构格局,推进监测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监测机构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统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布局,制定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统一组织具有能力、资质的监测力量,实施监测,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实施。
整合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建立统一监测数据平台,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信息公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全球范围内正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中国自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国政府坚持与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促进生物多样性在各部门和各领域的主流化;同时,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等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有效修复和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为国际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寻求解决方案提供了中国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