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欧盟避免直接提及中国,但该计划旨在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实际上,欧盟“全球门户”计划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品质上都无法与中国“一带一路”相提并论。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项目涵盖了全球多个地区,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欧洲以及拉丁美洲地区连接起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已近10万亿美元。
2021年4月,欧盟外长理事会发布《欧盟印太合作战略报告》,欧盟版的“印太战略”正式出台,详细阐述了欧盟参与印太地区事务的背景、考量、路径及愿景,突出强调强化印太地区务实合作和地缘竞争,明确未来欧盟将以防务和经济为主,加强伙伴关系,特别是国际治理、经贸供应、安全防务、科研和数字化领域合作,强化在印太地区的投入、存在与行动。
一方面欧盟出台了欧盟版“一带一路”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体现出了更多“对接合作”的政策惯性。另一方面,欧盟也渐趋强化了“地缘战略思维”,用地缘政治逻辑主导地缘经济合作的态势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甚至抛弃了长期以往经贸合作的规则。对华政策的演变反映出了欧盟今后一段时间对华地缘竞争的“政治雄心”,追求欧盟全球性的政治、安全影响力,在数字、交通、能源和贸易等领域维护欧盟利益并提高欧盟的竞争力,巩固其作为世界经济、科技一极的中心地位。“全球门户”计划成为欧盟版的美国“重建更好世界”战略。欧盟借此可抢占国际道义制高点,充分运用欧盟的市场能力、规则制定权和外交工具,将“促进可持续的环境标准和民主、人权、规则等价值观”贯穿于“全球门户”计划之中。
但现实问题是,面对3000亿欧元巨大投资数字,欧盟承受得了吗?而且,目前欧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各成员国为了本国利益最大化而陷入内斗境地,矛盾和挑战远大于欧盟内部的合作与团结。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当今世界,仍停留在冷战思维框架内的“输出欧洲规则”理想大于现实,地缘政治博弈很难为世界其他国家接受。欧盟能否使“全球门户”计划获得预期成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